女性时尚和娱乐资讯网站

天天关注:“卫生巾”也被国产剧禁掉了?我不理解

发布时间:2022-09-21 15:43:20   来源:腾讯网    

这几天,全网为一片卫生巾吵翻天。

起因是一位女乘客在高铁上突来月经,却买不到卫生巾。

询问之后才得知:


(资料图片)

「卫生巾属于私人物品」,高铁上无法售卖。

事后女生将此事分享到网上。

一是感谢工作人员,二是希望高铁可以改善。

没料,此事竟然引起轩然大波。

一边,许多女性深深共鸣。

另一边,反对的声音也此起彼伏。

「今天需要卫生巾,明天需要内衣裤,这么下去没完了」

「应该由本人承担的责任,却要求高铁以亏本为代价来为你抵消,这不就是巨婴吗

「这种女的就是惯的」

没想到,2022年了,卫生巾还是如此「敏感」的话题。

而更离谱的是,国产剧甚至把「卫生巾」三个字当成禁忌。

正播出的女性群像剧《她们的名字》中。

所有提及卫生巾的台词,都被后期配音改成了卸妆棉。

演员口型为「卫生巾」

这一举动,彻底引发了观众逆反。

这部女性题材剧,也随之招致一片骂声。

什么时候,卫生巾竟然成了不可说。

正常的生理现象,怎么就成了禁忌。

咱们今天,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月经羞耻,所有人心照不宣。

月经二字,常常被「大姨妈、亲戚、身上、那个」等词代替。

电视剧《韫色过浓》

而与月经紧密相连的用品卫生巾,也被赋予了一层相似的耻感。

许多加密式问句因此诞生:

「我那个来了,你有没有那个。」

言语上的避讳仅仅只是一方面。

行为上也处处躲藏。

许多女生都有过这样相似的经历:

购买的卫生巾,被「贴心」地套上了黑色塑料袋

似乎买的人不好意思,看到的人也会尴尬。

就像《她们的名字》中。

女主为了市场调研买了许多品牌的卫生巾。

请求男同事帮忙,却因为没用黑色塑料袋而遭到拒绝。

另外,紧急情况下,女生之间借卫生巾的方式也往往十分隐秘。

藏在袖子中传递,或是快速放进口袋里。

拿着卫生巾上厕所,也不敢被人看到。

电视剧《原来你还在这里》中。

女主就将卫生巾夹在书里准备上厕所,却被男主角拦下。

二人争执过程中,不小心将卫生巾掉了出来。

一整个走廊的学生都出来看「笑话」。

而且,似乎无论女性年龄几何。

「月经渗漏到裤子上」都会受到指指点点,被视为终极尴尬事件。

一部韩国网剧中,女主就因在公司发现自己的裤子不小心被经血染红。

发出了「好想死啊」的感叹。

《独立也过得好的智恩》

甚至连各种卫生巾广告,都故意拍出梦幻效果。

在或蓝色或粉色的氛围中,避免正面称呼月经现象。

取而代之的,是「那几天」「不方便的时候」这种隐晦形容句。

耻感的大环境,让卫生巾成了不可说。

所以爆火台剧《想见你》引进内地时。

就直接删节了相关台词。

印度电影《Pad man》,直译《护垫侠》。

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讲述草根企业家关于卫生巾的传奇创业故事。

主角几经坎坷,找寻到了卫生巾低成本制作方法,造福了全印度女性。

但最后,不仅名字变成了《印度合伙人》。

海报上的护垫也换成了一张白纸

然而,刻意忽略并不能粉饰太平。

事实上,越是不可说,问题反而越多。

就比如,在这次高铁卫生巾贩售争议事件中。

就出现了许多荒谬到可笑的言论:

「卫生巾尺码按照屁股大小分类」

「来月经可以憋回去」

「女性其实完全可以吃激素不来月经」

看似笑料百出,实则反映出部分人生理知识的严重匮乏。

港剧《女人唔易做》中,就曾经探讨过这个话题。

邓萃雯饰演的海翘,同样是做女性产品的品牌经理。

在做市场调研的过程中,询问男同事对于卫生巾的了解。

从事相关行业的男同事,对于卫生巾「日用夜用」的概念,了解程度也仅限于揣测其厚度不同。

被女同事笑着答疑后。

才知道日夜用的区分标准是长度。

绝大多数人,更是会直接逃避这个话题。

逛超市,「经过卫生巾那一列已经掉头走掉」。

替伴侣买卫生巾,更是羞耻。

面对女性痛经,有人因为尴尬而选择假装不知道。

又或觉得「大吃一顿散散心,一买东西就什么也不记得了」。

因为羞耻而拒绝了解,不仅导致了对女性的误读。

还会对女性生理痛苦产生轻视。

同时,还有对月经和卫生巾的污名化。

正如许多人会觉得经血脏污,卫生巾晦气。

甚至会将正常的生理现象,当成恶意调侃的工具。

全网痛骂的电视剧《东八区的先生们》。

就直接在剧中称女性的月经现象为「万年流血不死」,让人十分不适。

《盗墓笔记之怒海潜沙&秦岭神树》中。

直接将月经导致的情绪波动,与「神经病」画等号。

禁忌感方便了贬低话语,不可说也带来了不尊重。

女性月经本质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

可被当做攻击的武器后,又会反过来加深女性的自我厌恶。

就像学生时期,部分调皮男生会拿卫生巾羞辱女生。

可悲的是,真的有效果。

而与眼泪、汗液本质并无不同的经血。

却在外界赋予的禁忌感中,变成让女生恐慌、怀疑、不知所措的噩梦。

张国立主演的电视剧《金婚》中。

大女儿月经初潮流血腹痛,却误认为自己「要死了」。

让人既心疼又无奈。

这一切,难道本该如此吗?

卫生巾本是普通的生理卫生用品。

如今却成了洪水猛兽。

不可上台面,不能示于人前。

《破产姐妹》中的餐厅老板Han,看到卫生棉条时甚至要用手遮挡。

而这一切的背后逻辑,归根结底还是对女性的歧视。

社会共同筑建的禁忌感,又让歧视加深。

最普遍的,是「痛经症状」通常被指责为小题大做。

事实上女性身体状况不同,疼痛感因人而异。

一个人不痛,又或是身边的人不痛,不等于所有人不痛。

美剧《超感猎杀》就通过爆笑的方式呈现了女性这一无奈。

剧中来自世界不同地方的8个人。

是能共享彼此的感官,情感和技能的「超感者」。

他们在神秘组织的追杀下,艰难地互助求生。

某次,女超感者的痛经,就共享给了一位男演员。

与女性通感后,男演员也体会到了女性的经期困境。

纵使是男性身体,也需要服用止痛药才能正常工作。

除此之外,男演员也体会到了情绪波动的痛苦。

月经导致体内雌激素与孕激素的变化。

让情绪产生无法自控的波动。

这并非「自己调节心情」就能简而化之的症状。

就像男演员在现场开拍后,突然莫名其妙落泪。

无法控制地情绪化,一度无法正常拍摄。

对周围的一切患得患失,时而暴怒时而感性。

觉得自己记忆力下降,坐在车里在大马路上痛哭。

性别互换带来真正的感同身受。

也让男演员陷入了女性时常面对的情绪化「事儿多」指控。

导演十分疑惑地指责男演员不敬业。

经纪人也以为他精神失常。

而事实上,这只是女性每月都要经历一次的「寻常事」。

有时为了避免月经症状带来的偏颇指控。

女性「明明正在流血,却要强装镇定」。

图源微博:@StormXu徐风暴

不仅如此,月经还被妖魔化。

经血脏污,亵渎神明。

卫生巾晦气,碰到要倒霉。

《月事革命》中的印度,供奉女性神明。

却仍然认为女性经期进寺庙,是为不敬。

电影《当男人变成女人》中,神明为了惩罚三个渣男。

讽刺性地拿走了他们的「小弟弟」。

三人需要体会女性的不易。

但单单是买卫生巾这件事就犯了难。

走入商店,不敢说「卫生巾」三个字,也不好意思拿。

好不容易买完,却又在路边被人羞辱。

对方嫌弃卫生巾邪门,为自己招来晦气。

将输钱的原因全数怪在卫生巾上,十分荒谬。

导演借由角色之口,为卫生巾正名。

一顿输出,神清气爽。

但遗憾的是,这样的爽剧剧情还停留在电影里。

现实中,太多人无法感同身受。

女性想要争取在高铁上购买卫生巾的权利都十分艰难。

反对者抛出各种各样的理由。

例如将卫生巾和剃须刀相提并论,言下之意卫生巾并非必需品

显然是一种无知。

还有人认为「成本太高」,买的人不多,还可能招来投诉。

但事实上,昆明铁路局早已售卖卫生巾。

其官方APP显示,累计销量超万包。

至于卫生巾可能导致过敏、被乘客投诉的风险,理论上当然是存在的。

但目前网上并未出现相关报道。

昆铁长期售卖卫生巾的事实也足以反驳这一观点。

相比之下,网络上却可搜出许多乘客不满高铁不售卖卫生巾的投诉。

无限夸大高铁售卖卫生巾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从而得出高铁不该卖卫生巾的结论。

无非又是一场煽动对立情绪的滑坡谬误。

如此站不住脚的理由,只不过是冠冕堂皇的借口。

本质上,还是不愿意正视女性的需求。

其实,真正引发公众愤怒的。

早已远非高铁不售卖卫生巾事件本身。

而是基于事实之上争取女性权益的呼声,被扭曲攻击。

合理地讨论才有可能带来正向的有效反馈。

其实,女性真正需要的,并不是高铁上的那一片卫生巾。

而是一些虽然不能感同身受,却最基础的尊重。

一些不是高高挂起,而是尝试理解的体谅。

或者,最简单的。

打破禁忌感,从倾听女性的声音开始。

关键词: 卫生巾也被国产剧禁掉了我不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