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时尚和娱乐资讯网站

【全球时快讯】年轻人被嘲比不过“叔圈”?老戏骨的天下,“小鲜肉”别骗人了

发布时间:2023-03-21 07:21:43   来源:腾讯网    

张译太火了。前脚安欣的热度还没过,刚开播的《他是谁》又登顶了。

但你发现了没有,现在大火的清一色是叔圈。


(相关资料图)

开年爆款《狂飙》,让张颂文火遍全国。

在看看春节档两部大片,《满江红》是沈腾、雷佳音,年轻的易烊千玺没带来热度,倒是引来争议;《流浪地球》,海底接通网络靠的是刘德华,太空救援任务靠的是“50岁以上出列”。

国产影视剧悬案之:

年轻人去哪了?

这可能就是今天的尴尬。

当前浪每天在担心被后浪拍在沙滩上时,一回头,才发现后浪被甩得越来越远了……

你们倒是拍啊!

01

少年心事对谁说

为什么年轻演员出不了头?

网络上经常出现的一种声音是:小鲜肉早该被抛弃了,现在是老戏骨的天下。

Sir当然赞同应该把机会让给好演员。

可问题是,我们为什么产生了这样一种思维定势:

年轻演员=小鲜肉。

巩俐演《红高粱》还在读大三。

周迅26岁演了《大明宫词》。

最近因为直播带货翻红了的董洁,当年《金粉世家》也不过22。

没人因为年轻就质疑她们的演技。

再看张颂文。

演过《乘龙怪婿》,《风中有朵雨做的云》里的唐主任,《扫黑·决战》里一个黑白通吃、和高启强很相似的角色。

这些难道就不是演技?

可是如果没有《狂飙》。

张颂文也不会迎来今年的爆火。

就是说,好演员也是要靠戏捧的。

问题就在于:

不是年轻人集体不会演戏了,是那些属于年轻人的好故事、好角色,在今天基本不见踪影。

当市面上以年轻人为主角的戏都是这样的时候。

那么它们需要的演员,可不就只是小鲜肉:

去年评分最高的国产片。

一部是“甘肃绝恋”,一部是“上海摩登小情歌”。

但两部电影的主角很一致:

都是中年人。

曾经,谈恋爱是年轻人的专利。

但现在好的爱情故事已经和年轻人没什么关系了。

今天银幕上,年轻人在谈什么样的恋爱?

《我为什么讨厌异地恋》。

打的旗号是:国内首部聚焦异地恋题材的“话题电影”。

片子里的人物幼稚无脑到,女主去男主的城市找他,结果错过站进了警察局。

警察让女主给男友打个电话来接人。

只见女主面对警察:

打电话给他就不叫惊喜了嘛!

韩寒的《四海》。

小镇青年的生活日常,居然还是无所事事地飙车。

飙车Sir理解。

不过感觉不太会是摩托,骑电车的鬼火少年会不会更贴近现实一点?

这里的爱情,是几个刘浩存的清纯镜头,就让男主“陷进去了”。

还有令人费解的一个剧情是。

男女主第一次去住酒店,不会刷房卡,于是两人在走廊睡了一晚。

这不太像是刷抖音快手、逛B站长大的小镇青年。

倒更像是陈焕生上城记吧。

《燃野少年的天空》,年轻人嘛,就等于中二和热血。

但年轻观众一看,自己都接受不了:

你跟我玩尬的?

同学校园霸凌女主,嘲笑她连报幕员都当不上,女主怎么反击呢?

只见她上前一步,在大雨里疯狂地鞠躬报幕。

不过,依然有导演想要讲述年轻人的故事。

但他们拍的。

一部分是过去自己青春的投射,一部分是对现在年轻人的想当然。

中国电影过去的一路狂飙。

有一个被票房数据掩盖的危机:

电影讲述的内容,没能跟进新一代年轻人生活和观念的动向。

如果电影忽视了未来。

那么电影的未来会怎样?

02

那年青春正好

国产片当真不懂年轻人么?

要Sir说。

爱过。

懂年轻人的电影什么样?

其实就是一点,是否从年轻人的视角出发,去呈现他们喜欢、关心的事。

八九十年代,在年轻人中流行的是王朔的小说。

叛逆,玩世不恭,俗称“痞子文学”。

主流不待见,三天两头批判,搞得后来王朔远走美国,和冯小刚合开的公司破产,《甲方乙方》剧本都不能署名。

但架不住,年轻人喜欢啊。

彼时,生命力蓬勃的中国电影,也盯上了王朔这根反骨。

1988年的王朔的《顽主》被改编成电影,主角:三个无业青年。

不积极,不阳光。

很痞,很“垮掉”。

他们干的有点不务正业,有点坑蒙拐骗。

搞出来的东西,打破常规,剑走偏锋,今天看来都新潮极了。

什么是年轻。

不是没心没肺,幼稚冲动。

而是站在跟“成熟”过头的既得利益者不同的立场。

它讽刺权威。

自我嘲解。

在电视上,在教育专家口中,他们是自甘堕落的代表,失足青年。

在父亲那里,儿子一天没有一份体制内的稳定工作,他就一天不能安心。

于是,这群年轻人合伙努力搞出来的公司,何尝不是他们惺惺相惜,逃离上一代的避风港。

那一时期,也是中国摇滚最辉煌的时代。

如果社会的主流关键词,是改革春风吹满地,是努力奋斗挣大钱。

那么愤怒、颓废的摇滚,代表了年轻人说“不”的方式。

就像1998年崔健在《混子》里唱的:

除了眼前的事我还能干点什么

除了吃喝拉撒睡我还能想点什么

嘿 若要问我下一代会是什么个样子

那我就不客气的跟你说:我管得了那么多吗

多挣点钱儿 多挣点钱儿

钱儿要是挣多了事情自然就会变了

可是哪有个够 可是哪有个够

不知不觉挣钱挣晕了把什么都忘了

别跟我谈正经的 别跟我深沉了

如今有钱比有文化机会多多了……

彼时,涌现出了一大帮“摇滚电影”。

贾宏声,九十年代最受年轻人追捧的摇滚偶像式演员。

《极度寒冷》里,他是剑走偏锋的行为艺术家。

《昨天》,他离经叛道的前半生被自己在电影里残酷剖白。

1995年,如今的老干部王志文,也在娄烨的《周末情人》里当过酷毙的摇滚青年。

这部电影片尾的歌曲,名字直接叫《累》。

歌词放到今天,依旧可以当做嘴替:

我想坚强也想倔强

可我没有勇气意已成灰

光阴似流水时间那么珍贵

今天你我依旧什么都不会

我不想荒废也不想累赘

怕的是这一切全都成白费

活的疲惫活的受罪

这个世界为什么让我这么累

这些以初出茅庐的第六代为代表的电影,为世纪之交年轻人的迷茫,提供了一个隐秘的宣泄口。

纵观每个时期受到年轻人认可的作品,无不是在主流之外,让当下的年轻人感受到自己是被看见,被理解,被尊重的。

属于年轻人的影视剧,不一定是高度反映现实。

也可以是许诺一个未来:

那是我们要去的,属于我们自己的世界。

就像刚才提到过的《四海》。

究竟会不会有小镇青年不会用房卡?

或许有。

但一个情节,如果第一时间不是引起共鸣,而是要去翻找小概率事件,说明它就已经和观众玩不到一块了。

你看2003年的《粉红女郎》。

四个单身女性,合租一栋别墅,自带花园泳池。

这,现实么?

但没有人在乎这些,因为它的台词,角色的理念,就是切合当时年轻人的所思所想。

年轻人看着这些剧。

在思考自己未来要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和恋爱观。

过去的剧懂年轻人。

首先是懂年轻人的爱好

不像现在的,想要讨好却适得其反。

《仙剑奇侠传》,如今坐在九分剧的神坛上。

它真有这么好吗?当年分数不过就7点几,更多的是因为它在一代年轻人青春中的意义。

在网游文化还不被社会主流认可的时代,一部以游戏改编的连续剧,让年轻人第一次感受到了被重视。

也让年轻人与年轻人之间找到了珍贵的认同感。

在这些作品里,年轻人不是被想象、审视的客体。

而是真正站在了主体的位置上,逃离规训和教条,演绎自己真正在乎、关心的故事。

看看国外,这几年不断有视角非常年轻的作品出现,都是受年轻人追捧的大热剧。

《去他*的世界》,360度丝滑大胆地展示着当代年轻人的丧。

《性教育》,青春期在性话题上的躁动、迷茫与自我找寻。

《亢奋》,通过一群糜烂的青年,看见当代年轻人的焦虑。

那么关键问题来了。

为什么一直以来,在我们这里,受到年轻人认可喜欢的,往往却是不受主流待见,甚至视为禁忌的?

2007年,贾樟柯曾在接受采访时这样说。

在中国,年轻人天生就是弱势群体。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对年轻人有一种不信任的情绪。

因此,他要发出年轻人的声音就只能:

我已经背叛了主流

03

未来,是谁的未来

当然了,这几年也并非完全没有愿意仔细倾听年轻人的片子。

只是太稀缺了。

《闪光少女》算一个。

它抛弃了当时铺天盖地的,中年视角下的怀旧伤痛青春,而是真正试图用当下年轻人的眼睛去看待世界。

二次元、中二魂,以及对中西文化简单、幼稚又纯粹的理解。

为什么年轻人能感到共鸣?

因为大多数人可能都经历过。

在单一而功利的价值观中,你玩游戏、谈恋爱、参加兴趣社团,甚至读课外书,都有可能被禁止。

电影中用铁栅栏把民乐隔离开来,不也像学校的分班政策吗?

普通版和火箭班、竞赛班、实验班、尖子班……

把学生分成好的和坏的,有前途的和没前途的。

《少年的你》。

揭开校园暴力的暗面。

电影里少女自杀前那句质问,问的是冷漠的同学,更问的是大人和整个社会。

《我的姐姐》。

难得在大银幕上呈现了当代重男轻女家庭里,一个姐姐的心路。

上一代的“姐姐”姑姑,和这一代的“姐姐”,作为年轻人的女主之间的差异。

我不想像你一样

你发现了没有。

所有真正说到年轻人心坎里的话,其实都关于限制。

这就是为什么《哪吒之魔童降世》那句台词会在那么多人心里产生回荡:

我命由我不由天

年轻最大的感受,不是张扬与活力。

那是中年人回过头来才会羡慕的品质。

年轻人感受最多的,是无处不在的限制:

父母的,学校的,权威的……

每个人都在告诉年轻人不能做什么。

都个人都在说年轻人未来要成为什么什么样。

但明明。

一方面整个社会留给年轻人的机会,正在收缩。

另一方面,却又假装他们交给年轻人的世界,可以畅所欲言,可以天高海阔,绝口不提自己制造的束缚和钳制。

你可以恋爱,可以去世界旅行,可以滑雪冲浪,可以辞去工作组个乐队,可以买下所有喜欢的手办……

等等。

看到这里,你一定忍不住怀疑了:真的可以吗?

问题就在于这,在主流的话语里,年轻人好像啥都可以,好像掌握了改变世界的主动权。

但实际上很可能你还是什么也不可以。

就像20年B站翻车的《后浪》视频,本是想讨好年轻人。

“你们有幸遇见这样的时代,但时代更有幸遇见这样的你们。”

但屏幕前的你,看到视频中那些眼花缭乱的生活方式,好像可以做那么多选择。

瞬间被激起逆反心理:这TM是我吗?

更令你愤怒的是,它试图代表你。

如果年轻人可以如此轻易地被代表,那么谁还愿意花心思真正搞懂他们呢?

这个时代不会再有避风港了。

不仅懂年轻人的电影变少了。

很多年轻人的流行文化,也越来越演变为一种互联网亚文化,被压缩在网络的一角,圈地自萌。

但即使你不向主流发出声音,提出要求,以为不过在经营自娱自乐的小圈子,也很可能遭遇突袭。

就连你在B站玩玩梗,结果很快被批是低俗烂梗,理由是教坏小孩。

今天是游戏,明天是网文,后天是二次元。

总之,每个年轻人的小圈子,每一种亚文化都要受到洗礼,最终变成同一种样子。

你真正关心什么,在今天还重要吗?

所谓的去“理解”年轻人,不过是一种姿态。

这些让年轻人觉得,自己好像被重视,被理解了。

但就如《顽主》里那个情节。

三个年轻人的服务公司小有名气之后,一位德育专家老赵专程来拜访他们了。

他说,想了解现在的年轻人,想和年轻人做朋友。

话说得非常真诚:“我不认为现在的年轻人难理解,关键看你想不想理解他们。”

但他具体是怎么理解年轻人的呢?

大家说一句什么,他就从自己的角度来一番点评说教。

葛优:“我就是个傻波衣,您甭为我费心。”

赵老师:“年轻人总是过低估计自己。”

张国立:“我们没什么烦恼。”

赵老师:“没有烦恼不成了白痴了吗?”

“不看书就多交几个朋友,不要局限在自己的小圈子里头……”

可不是吗,小圈子多难管呢?

但更绝的是什么呢?

过了几天,大家伙在电视上看到了赵老师在某大学里的“五讲四美”讲座。

在赵老师口中,他们都变成了反面教材。

大家这才恍然大悟。

原来,这就是你专程来“理解”我们的目的呀。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M就是凶手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