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第一期中,有一个节目很新颖——音乐剧 《父子的心声》。
它先是用音乐剧的方式吐槽了妈妈出门前的各种“磨叽”,然后视角一变,妈妈也表达了自己对这个家的“心累”,最后反转,吐槽出门前必上厕所的老爸。
作品很真实,每个人在看它的时候,或许都会想到自己的妈妈,那个有时候很唠叨、很磨蹭,但也真的很辛苦的妈妈。
我也一样,我想到了我家那个时而唠叨时而又沉默、时而暴躁时而又敏感脆弱的妈妈。
而她之所以变成这样,是因为她即将步入更年期。
昨天10月18日,是「世界更年期关怀日」,所以今天,我们来聊聊「被误解的更年期」。
她不再是神,她在恐惧
讲一个我妈的小故事吧,前几年我给妈妈打电话时,我问她是否害怕更年期。
她给我的回答是:“怕什么?那是自然生理现象啊,年纪大了很正常。”
而就在前几天,我和爸爸通话的时候,他突然来了一句:“你妈最近经常说自己很害怕闭经,你有时间多劝劝她。”
那个之前还信誓旦旦说「不害怕」的女人,在更年期真的到来时,手足无措地像个受惊的小孩。
在韩剧《请回答1988》中,一向雷厉风行的罗美兰和姐妹聊天时,突然很认真地说了一句:“我宣布一件事,我好像闭经了。”
那个看似谁也打不倒的豹子女士,在闭经面前,也只能假装坚强。
这些,都是女性的更年期恐惧,它源自女性对年龄的焦虑,源自更年期生理反应的不适感,源自她们在衰老甚至死亡面前的无力……
但这些都只是浅层的因素,女性的更年期恐惧,更深层次来自社会对「更年期的污名化」。
她不再是她,她在“消失”
让我们来思考一个问题:提到更年期这个词,你会想到什么?
暴躁易怒、莫名奇妙、不可理喻、发疯泼妇……
对于更年期的客观描述,逐渐被强加上了一种贬低和歧视。
那遇到更年期的人呢?大家可能会怎么说?
“你最近怎么了啊?不会是更年期了吧?我一猜就是!”
“都这么大的人了,一个更年期有啥过不去的?”
“更年期有啥的,根本不用吃药,就是想太多了,别搭理就没事!”
对「更年期疾病」的轻视和戏谑,也在成为对「她们本人」的轻视和戏谑。
然而事实呢?
根据 百科介绍 ,更年期 会导致 性衰老、 精 神神经症状 、 心血管症状等一系列症状 ……
这些更年期的女性们,除了要承受病症的痛苦外,还要继续承担他者对病症的误解,和这种无知造成的伤害——
他们用无所谓或标签化给她们扣了顶名叫“更年期”的帽子,然后就可以理所应当地忽视她们的情绪表达。
她们的低落、无助、愤怒,都可以被藏在一句“你更年期吧?”之后。
更年期不再是她们的生理事实,反而变成了攻击她们的武器。
除此之外呢?
更年期意味着一个女性不再是少女,她同时失去了两个「作为年轻女性所具备的价值」:一是青春不再,二是功能不再。
她的青春不再。
就好像,更年期来临的那一刻,正式宣告了“青春期”的“死亡”。早睡早起多喝水、护肤品、医美,这些工具手段在50岁的宣判面前,失去了功效,她不再如少女一般美丽。
她的功能不再。
就好像,她在失去子宫的生育功能后,也被迫失去了人的功能性。当作为女性所拥有的生理能力之一丢失了后,她便认为自己不再被社会所需要。
这些外界的“规则”让她觉得,更年期后「她不再是她」。
所以由此开始,才导致了上述所有污名化的产生——当她不再是她,她就有理由被判为无理取闹。
可是这对吗?
她一定要具备青春资本和生育价值,才能有资格被正视吗?
难道不应该是:无论她何种模样,无论她是否具有“功能属性”,她都应该被尊重吗?
难道不应该是:无论她是不是更年期女性,只要是作为女性,她的“用武之地”就只能是「做她自己」吗?
青春期的她是她,更年期的她也是她,她永远是她,她永远属于她自己。
别怕,我在呢
或许正在看这篇文章的你,家中也有一位正在经历更年期的女性。
我能够理解,在某些时刻,她的情绪爆发的确会让小孩有很大压力,甚至产生厌烦,但那一刻的争吵或安慰并不足以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的根本,是疗愈她。而疗愈她的前提,是承认她、看见她、尊重她。
《请回答1988》里,狗焕给罗美兰女士办了一场婚礼,那给予了更年期的豹子女士很大安慰。
我们或许不用准备那样隆重的婚礼,但我们能做的,还有很多——
比如,在她闹脾气的时候,不要怼她“你能不能别喊”,而是安慰她不要生气,或者和她安静地讲会儿道理,实在不行就给她洗个苹果和她说“赶紧吃”;
比如,在她出现低沉、郁闷状态的时候,不要责备她“谁又惹你了”,而是轻声问问她“你发生了什么事,我可以帮你如何解决”,或者实在不行就拍一拍她;
比如,你可以更包容她一些,就像在你青春期的时候,她也曾那样包容过你。
(但同时,也希望少数妈妈不要以更年期的名义来伤害自己的家人哦,包容并不是单方的,而是相互的~)
再讲个小故事吧。
上次国庆回家的时候,我从北京带回家两条牛仔裤,我和妈妈说:“这两个裤脚都不合适,你给我改改,北京改个裤脚可贵了。”
她接过来,很用心地拿着针线,一点一点拆开裤脚、剪短、缝合,然后满脸高兴地拿给我,让我试一下合不合适。
我接过来试了一下,然后说了句:“太合适了,还得是我妈。” 她听了之后很高兴。
但其实,我没说出口的是——不是北京改裤脚太贵,而是我希望你能明白,我需要你。
是的,即便你50多岁了,即便你更年期了,你的小孩还是连这点小事都需要你在。
你正在被需要,你永远被需要。
我没说出口的是——
更年期的妈妈,这次,让我来保护你吧。
就像你曾对我说“不怕,妈妈在呢”。
这次,我也在呢。
你身边也有正在经历更年期的人么?
你是如何和她们相处的呢?
评论区一起讨论一下
作者:婧婧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