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博(Roywang)身上有一个奇幻的故事。
他身高1米9,曾连续4次获得北京市铁饼冠军。2005年,他入选国家橄榄球队,成为主力前锋。
原本顺利的职业生涯,被一场意外打破。
等到失意的人生再次被点亮,是因为一个人——毕加索。是的,那个画家毕加索。
这个今年34岁的男人,创造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奇迹。
2021年5月,北京怀柔,一项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即将诞生。
带领团队攻坚的,是王思博。
被誉为中国光绘第一人的他,将在2021平方米的空地上,利用发光板,绘制一幅巨型光绘作品。
5月10日入夜,灯光关闭,他们举着发光板在地面穿梭,匆忙而又秩序井然。外人看不出里面的门道,但在镜头里,画面不一样了。
一条灵动的麒麟逐渐丰满、立体起来,甚至能看到麒麟竖起的毛发。
不久后,麒麟的周围,出现大朵的白色祥云,星星点点,画面饱和后,麒麟仿佛在腾飞。
紧接着,中国高铁、火箭、空间站等元素次第出现,镜头前的人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但事情就是这么发生了。
忙碌过后,汗流浃背的王思博看到镜头最后呈现的画面,露出了笑容。
凭借作品,王思博打破了自己2年前创造的世界纪录——世界最大面积的光绘摄影作品就此诞生。
在光绘摄影里,王思博人生的迎来高光时刻。
光绘摄影,其实就是通过相机的长曝光功能,记录创作者移动光源的路程,最终形成一幅完整的图画。以黑夜为画板,以光源作画,十分考验创作者的想象力。
过去的几十年时间里,光绘作品往往以令人震撼的画面效果赢得大众的喜爱,但在中国,尚未有知名的光绘艺术家,直到王思博的出现。
星星点点的亮光组成了他人生的高光,但在这之前,王思博有一段“悲惨”的经历。
王思博光绘作品
1987年,王思博出生在黑龙江,6岁随家人迁居北京。
他从小身体素质出众,强壮的身体既灵动又有爆发力。12岁,他被体育学校的教练看中,开始接受专业的体育训练。
最开始,他训练的专项是铅球。在6年级时,便能拿到丰台区铅球比赛的第二名。
随后,为了激发身体的灵活性和爆发力,他改练铁饼。这项运动,将他的天赋展现得淋漓尽致。青少年时期,他曾连续5年获得北京市铁饼比赛冠军。
到了高三,他偶然一次陪同学去参加中国农业大学的体育特长生测试,没想到,在旁边围观的他却意外被国家橄榄球队主教练郑红军看上。
“当时郑红军教练走过来,(指着我)问了问我朋友,这个小胖子为什么不参加测试?正式测试他也过来。”
橄榄球更加注重力量和灵活度,王思博心动了。
为了梦想,他苦练苦学,最终以全国前十的成绩,通过特长生考试进入中国农业大学。只因为那里有中国大学里的“橄榄球明星队”。
王思博在橄榄球赛场上
大学一年级下半学期,在橄榄球赛场上驰骋的他顺利入选国家队。并在随后的8场比赛表现出色。
2007年,参加橄榄球亚洲杯比赛时,王思博被日本职业橄榄球队经纪人看中,远走日本。他也成为继他的导师贺忠亮之后进入日本职业橄榄球联赛的第二个中国人。
在日本这个橄榄球发展更成熟的国家,王思博本以为可以大展拳脚,却没想到一场意外改变了他的命运。
王思博身高1米9,身材壮硕魁梧,是个运动的好苗子。2012年,他已在日本橄榄球赛场崭露头角,代表球队出战成绩也不错。
但渐渐地,他发现自己的身体出现了一些异样。
异样是从“手抖、走路不稳”开始的,起初以为是过度劳累导致,但情况越来越严重后,他去了一趟医院,得到一个令人崩溃的结果——严重颈椎病。
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他很怀疑,一向强壮的自己,怎么会得这种病?
“当时我的第五节和第六节颈骨之间增长压迫到了神经,除了手术别无他法,否则很有可能高位截瘫。”
无奈接受手术之后,医生告诉他,他再也无法从事剧烈的橄榄球运动了。
那时,王思博仅仅25岁,处在一个运动员的巅峰时期,本以为即将迎来的人生高光时刻瞬间暗淡。
王思博光绘作品
暗淡的人生里,给他带来光亮的是一张照片。
那是一组毕加索的光绘照片。
“当时觉得被击穿了”。
这组作品,出自摄影师焦恩·迈利之手。1949年,他前往巴黎拜访毕加索,向他展示了自己的作品,那是利用相机记录拍摄对象的运动轨迹。
毕加索看了之后突发奇想,他拿起光笔在空气中创作,让摄影师记录下自己笔触的运动轨迹。
正是这组照片,触动了王思博的灵魂。
当晚,他跑到楼下买来手电筒,利用相机开始了自己的光绘创作。他找到了新世界。
光绘创作的难处在于虚无。画面呈现出来是3D立体的,但创作过程自己却无法看到。
因此开画前,他需要在脑海中不断建立模型,然后依靠不断的修改,来完善作品。
一幅优秀作品的完成,画上数百遍是家常便饭。
2016年,在历经4年的打磨之后,他在光绘领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在当年的世界光绘大赛上,他凭借作品《奥维耶多之花》获得世界特等奖。同时,他也成为世界光绘联盟的第一位中国顾问。
自己的艺术作品走出国门,王思博有了更多想法。如果想要作品获得更多展示、超越欧美发展多年的光绘艺术,他认为只有深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潘多拉魔盒被打开,这个想象力丰富的年轻人,创造了一些不大不小的奇迹。
《奥维耶多之花》
王思博从小就喜欢中国神话传说。《山海经》里的奇珍异兽,各种古建筑上的图腾……他为那些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而痴迷。
成长为一名成熟的光绘创作者之后,他开始将中国元素加入到创作中。
2016年秋天,他在江西龙虎山策划了一场大型光绘展览。联合多位国际光绘艺术家,同时创作一部光绘定格动画:以虎和龙为主线,通过光源绘制出二兽相斗的惊艳场面,讲述中国故事。
为了这幅作品,他和团队不断排练,每天只能睡3个小时。看到最终结果的那一刻,他觉得值了:“刻骨铭心,这是我2016年最重要的一部作品。”
随后,他开启古城计划。
在天津瓷房子博物馆,他创作《山海经》系列作品,中国元素的图腾结合博物馆的奇妙,造就了作品强大的张力。
麒麟守住洞穴、凤凰落于屋前……一切故事皆有迹可循。
在平遥古城,卷曲的巨龙在街道间穿梭。
在东莞道滘(jiào)镇粮仓 ,花朵绽放在粮仓里,象征着丰收的喜悦。
京剧的元素,也可以用到光绘创作中。
2018年,王思博决定挑战一个更高难度的作品。
在北京王府井大街,他计划一次绘制而成一幅670平方米的光绘作品。那是一个从未有人挑战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挑战开始前的几天,他很紧张,不断地完善作品的构思、设计、勘场、定标和划线…… 任何细节都不容有误,包括摄影机的高度,误差一个角度,作品差之千里。
他还需要时刻注意现场的突发状况以免产生更多曝光。因为多一个曝光,可能整幅作品就毁了。
所幸,王思博成功了。在7分钟的时间里,他和团队将一只金龙绘制得栩栩如生。龙的利爪飞过长城,穿入祥云之间。
这幅作品一经面世,迅速走红光绘圈,也吸引了一大批外国光绘艺术家来到中国取材、创作。
2020年,他的作品逐渐开始关注社会。疫情让所有人隔离在家,王思博决定做点什么。
他被那些无私奉献的医务人员感动,被那些不惜付出生命代价对抗病毒的行为感动,他内心的柔软被唤醒。
他用一组光绘作品,呼吁所有人关爱地球上的生物,也向所有医务人员致敬。
作品发布在网络上又引起了刷屏。能为这个社会做出一点小贡献,他很庆幸。
2021年,王思博又和泸州老窖“高光”品牌合作,发起了“高光城市计划”。
他们走进城市,在街道和标志性建筑前,记录属于一座座城市的高光。
在成都,天府之国的时尚气质,让王思博创作出更加旖旎的作品。大熊猫的可爱、成都的烟火和“高光”的轻奢让人神往。
时尚、先锋的画面让人仿佛沉醉在酒香中。
前不久,深圳也出现在了王思博和泸州老窖“高光”的“高光城市计划”中。
深圳的街道、建筑和地标,在光影下如梦如幻。城市的发展,在虚实的光影变化中,得以展现。
一幅幅发光的作品,组成了王思博人生的高光状态。 那代表着付出后收获的喜悦,也诉说着拼搏时的快感。
所谓的高光,回到本源,不过是追求梦想时内心的笃定,和追逐过程中熠熠生辉的自己。
“心有光,自高光”——王思博想传递的,与泸州老窖“高光”的品牌精神不谋而合。
2021年秋末,泸州老窖“高光”品牌上市一周年之际,在深圳,他们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发布会,也宣布“高光”正式进入大湾区市场。
活动现场,像王思博一样追求高光人生的人们汇聚一堂。他们为“高光”而来,更为自己而来。
“高光”出自“浓香鼻祖”泸州老窖之手,定位中国新轻奢主义白酒。
“高光”产自中国白酒核心产区——中国白酒金三角泸州老窖罗汉酿酒生态园。泸州老窖24代传承人历经697年薪火相传的技艺酿就了“高光”的轻奢品质。
而“高光”拥有的不止于此。
“高光”秉承“奢于心,简于形”的轻奢主义。轻,即是摒弃外在的浮华,更为现代简约、更为自然环保;奢,即是回归内在纯粹品质与体验。
“高光”产品设计简约又不失质感,简约型圆柱瓶设计,其内在轻奢舒适品质,赢得众多新奢族的喜爱。
瓶身肩部凹凸不规则锤纹象征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瓶身细腻、质感的日光纹理如耀眼的太阳光芒释放满满的能量。而极光绿则是“高光”主打的G3系列独特的视觉符号。
“高光”为人称道的还有40.9度的酒精度数,这个度数很适宜消费者饮用,无论是聚饮还是独酌都能带来轻松自在、高度舒适的体验。
“高光”还呈现出浓香饱满、陈香明显、香气丰沛,入口醇正、口感甜润、香味协调、后味爽净回甘的特征。
“高光”用不凡的品质和高级的审美致敬每一个追求美好、积极向上的精致生活家。
就像“高光”的英文名GOGOON一样,愿每个人都自信而个性:所到之处皆为焦点,平凡时光皆为风光,心之所向皆为方向。
屠呦呦 丨吴孟超丨袁隆平丨钟南山
杨振宁 丨 赴美儿童 丨 孟晚舟
赵文卓 丨吴京丨沈腾丨小沈阳
2008中国往事 丨 80年代回忆录
赵雷丨朴树丨许巍丨李健丨韩红
李荣浩 丨彭磊丨马东丨大张伟
黄家驹 丨 张国荣 丨 周星驰
张学友丨李宗盛丨王力宏丨刘德华丨谢霆锋
胡歌 丨 王宝强 丨 陈道明 丨 张译
汪曾祺 丨弘一法师丨作家萧红丨 王小波
点击「阅读原文」
可收获高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