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莎莎•嘉宝的时候,很多姐妹在后台提到了另一个名字: 葛丽泰•嘉宝。
哇,你们真的很有眼光。
因为,她绝对是个非常值得一说的…美人。
当之无愧的绝色大美人,默片时代公认的倾城佳人。
有多美呢?
伊恩•纳桑说:“她是上帝亲手捏造的脸蛋。”
米高梅说:“千年才有一遇的脸庞。”
罗兰巴特说:“她的脸是人类可以进化的终极形态。”
众所周知,好莱坞有两大女明星美成经典,美成标杆,美到全世界人尽皆知。
一是奥黛丽•赫本,一是玛丽莲•梦露。
如果说赫本是艺术意义上的美,梦露是社会文化意义上的美, 那么葛丽泰•嘉宝就是哲学意义上的美 。
法国符号学家巴尔特在《嘉宝的脸》一文中宣称:“嘉宝的脸是理念,赫本的脸是事件。”
在哲学家的世界里,理念包含着通往真理之路,嘉宝的美,即为正义。
著名女影星琼•克劳馥曾在片场楼梯走路,一不小心,脚踩空了。
快要摔倒时,嘉宝刚好路过,一把扶住了她。
琼•克劳馥
她一抬头,近距离看到了嘉宝的脸。
从此逢人就提:
“你们知道吗?当时我腿都软了。她让我感觉无法呼吸,我有一瞬间想当个女同性恋了。”
高加索人种在骨相上相对更立体一点,而嘉宝属于 正统的北欧外貌天花板。
雕塑假如能拟人化,想必能与她的线条完美重叠。
1
希腊神像也不过如此
嘉宝最优越的地方,就是遗传了母亲的高眉深目。
中间是小嘉宝
她的典型造型是一双细而弯的拱形眉毛,高高挑起露出闪亮的眉骨,有种难辨雌雄的野性美。
再说说这古今中外都难得一见的纯天然深眼窝和卷翘长睫毛,实在美得令人惊叹。
当她用微微三白眼看你时,你并不会觉得被冒犯到,反而有着隐隐的压迫感,不怒自威。
清冷、孤傲,每一帧表情都在写着“拒绝”。
一个温知识:美到一定高度,就不需要有很强的包容性,只用站在那里负责美就好。
同样是手推波浪发,半闭半开的迷离眼神,但嘉宝做起来却非妩媚,而是俾睨众生的慵懒状态。
区别于梦露的娇憨钝感,嘉宝全脸锐角都很多,尤其侧颜,山根到鼻尖,无比精致锋利。
流畅清晰的下颌骨线条锋锐如刻,高贵端庄的同时带了一丝说不清的沉郁。
换句话说,很多人整都不敢这么整。
曲折而又分明的薄唇,更添几分距离感。
电影《东方快车谋杀案》中提到嘉宝,用“神圣”一词形容。
也许由于东西方审美差异,使得嘉宝在中国并不像梦露和赫本一样美名远扬。
但这并不妨碍她成为黄金时代影星集体公认的第一美人,还被吉尼斯纪录评为“世界上最美的女人”。
二战期间,她是双方男士唯一愿意聊的话题。
为了她, 希特勒将《茶花女》翻来覆去看了6遍,不停地写信请求见嘉宝一面。
据说他收藏了一部从海关没收的《茶花女》的私人电影拷贝。
因为《茶花女》的导演有犹太血统,下令特赦了这部电影,以便其能在德国上映。
嘉宝曾亲口说过,她是唯一一个不搜身就可以接近希特勒的人。
这件事得到了她朋友Sam Green的确认:“希特勒非常喜欢嘉宝,并一直写信邀请她去德国。”
她在西方人的眼里,如同高岭之花一般,美得远离尘世,沾有了神性意味。
这张脸,甚至被印在瑞典的通行货币上。
所以她会有张爱玲这样的信徒。
张爱玲写:“记得一幅漫画以青草地来譬喻嘉宝,上面写明‘私家重地,请勿践踏’。”
是的,你可以不承认嘉宝的美,但她性格之孤僻,实属罕见。
2
来自瑞典的斯芬克斯
正如她在《大饭店》中的经典台词“ 我要一个人待着(I want to be alone)”一般,嘉宝的人生充满了神秘感。
她朋友极少,也几乎从不接受采访。
作为米高梅的一姐,嘉宝的电话号码连公司高层都不知道。
拍电影时不仅要亲自指定导演和男主,而且还要求清场。
注意,这里的清场是, “不能有任何工作人员以外的人员出现”。
她拍戏时,四周用布帘一层又一层遮住。
据传,曾经有摄影师跟踪十一年,都难以拍到她一张生活照。
肯尼迪总统夫人欣赏她,曾多次对她发出邀请。
不出意外,几乎都被婉拒。
最后虽然见到了一面,但个中艰辛,怕是只有当事总统夫人清楚。
为此,嘉宝获得了一个称号:“来自瑞典的斯芬克斯。”
把她比作希腊神话里的狮身人面兽,摸不着,猜不透。
如果一个人成年以后做出了令人无法理解的行为,那么就要从TA的原生家庭寻找根源。
事实上,嘉宝在成年后,很少谈论起自己的童年。
仅有的一次被记者问话后,她做了如此回答:
“我出生,我长大,我像其他人一样生活,这就是每个人全部的生活故事,不是吗?”
她并没有出生在很幸福的家庭,甚至可以用“惨”字概括童年。
3
终生未嫁深陷同性恋疑云?
嘉宝出生的地方,是个出了名的贫民窟。
家庭条件十分拮据贫困,一家五口人蜗居在一个小房子里。
甚至到了冬天都无钱买煤炭生火,五个人只能睡在一张床上来取暖。
13岁时,父亲重病,嘉宝辍学照顾他。
妈妈呢?
答:重男轻女。
14岁时,父亲死于西班牙流感,嘉宝开始尝试找工作养活自己。
她去了一家百货商店当女帽售货员。
1922年,嘉宝被当时的著名导演斯蒂勒看中后,开始了银幕生涯。
他为她改名嘉宝,带她去矫正牙齿,如同雕琢一块美玉一般,一点点改造眼前这个小女孩。
以至于后人把嘉宝终身未嫁的原因归结于,她一直爱着早逝的斯蒂勒。
进入好莱坞后,她很快就大放异彩。
1930年,25岁的嘉宝主演了第一部有声电影《安娜•克里斯蒂》,并获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
人们纷纷跑进电影院,原因仅仅是“嘉宝开口说话了”。
从《茶花女》到《安娜·卡娜尼娜》到《瑞典女王》,她很快成为了大荧幕传奇女王。
和事业的成就相比,她的感情史实在称得上是寡淡。
嘉宝一生中唯一公开过的只有一名男友, 好莱坞著名影星约翰•吉尔伯特。
他们曾在电影《肉与魔》中饰演一对情侣。
但直到第三次求婚时,她才答应嫁给他,但最后嘉宝还是做了落跑新娘。
从此,终生未嫁。
一直有一种说法,嘉宝是个同性恋。
在她喜爱的《茶花女》有句台词:
“或许我活在你的心中,是最好的地方,在那里别人看不到我,没有人能鄙视我们的爱情。”
据传,玛琳•黛德丽、琼•克劳馥和露易丝•布鲁克斯( 从左到右 ),都曾是她的同性情人。
1949年,嘉宝主演两部喜剧片均告失利后,决定永远息影。
她在纽约买了一套有7间房的公寓,开始了独居生活。
尚未退圈时,嘉宝曾四次被奥斯卡提名,但都擦肩而过。
1954年,奥斯卡官方带着歉意,为她颁发了 终身成就奖,但嘉宝没有任何回应,更没有去领奖。
好莱坞星光大道上的嘉宝纪念标志
她独自一人度过了长达五十年的隐居生活。
1990年4月15日深夜11时30分,世界影坛最伟大、最杰出的女演员之一,葛丽泰•嘉宝在纽约溘然长逝,终年84岁。
当时无数粉丝想要去吊唁,甚至瑞典政府也向嘉宝的亲友提出,为了向这位伟大的艺术家表达敬意,他们将委派一位伯爵代表国家出席葬礼。
嘉宝的亲友得知消息后,决定提前举行葬礼,让她在安静中离开了这个世界。
嘉宝墓碑
这位冰山美人的一生,用她自己的话概括就是:
“我就像一艘没有舵的船—迷茫,失落而孤独。
我笨拙、害羞、紧张、恐惧。这就是为什么我在自己身边筑了一道压抑的墙,并永远住在那道墙后面。”
但她的滔天美貌和传奇故事,却一直在全世界观众心中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