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时尚和娱乐资讯网站

无常的娱乐圈,不变的袁泉

发布时间:2022-01-07 00:52:06   来源:遇见张小娴    

不久前,“倪萍从袁泉身上学表演”的热搜引起关注。

倪萍作为前辈,为什么会向小她18岁的袁泉学表演?

原来,在拍摄电影《美丽的大脚》时,倪萍已经阔别荧幕20多年,片场她细心观察袁泉的表演,从她身上找灵感,尽快让自己适应新的表演风格。

金鸡奖颁奖典礼上,倪萍拉着袁泉的手说,“虽然你没教我,但通过观察你的表演,让我从之前的表演模式一下迈到现在。”

随着《我的前半生》、《中国机长》等作品的播出,人们愈发关注到,在娱乐圈这个名利场,袁泉是个特别的存在。

她不仅成为了导演们争相合作的“宝藏演员”,在袁泉自己的人生里,她也永远“不被定义”,摆脱庞杂的期待,寻求自由,以及无限的可能性。

不被角色定义

赵宝刚曾说:“袁泉是真的难请,我请了好几次没请到,下次一定要争取,她戏演得太好了。”

这句“难请”恰恰体现了袁泉对剧本的高要求,她的影视作品虽不多,但每部都是精品,每个角色都有其不同的性格和魅力。

1997年,电影《春天的狂想》导演看到袁泉后,当即定下周小玫这一角色。

《春天的狂想》剧照

干净清澈的双眸,元气满满的笑容,袁泉通过这一角色拿下金鸡奖最佳女配角,可谓出道即巅峰。

电影《大上海》中,袁泉饰演的叶知秋和周润发饰演的成大器青梅竹马,却因为种种原因没能走到一起。

时过境迁,当叶知秋挽着丈夫的手在电梯里偶遇成大器时,几秒钟的镜头,袁泉演出了内心的百转千回。

她最后的一个回眸,真正诠释了那句话——“脸上不见风霜,眼里写满故事”。

周润发说:“袁泉实在太厉害了,这场戏差点就接不住,她回头看我一眼,能让人心都碎了。”

而到了《我的前半生》中,袁泉又化身成为职场女精英唐晶,她也是凭借这一角色被观众熟知。

《我的前半生》剧照

因凌玲插足了唐晶闺蜜的婚姻,唐晶在成为凌玲公司的副总后,上任第一件事就是解雇她。

凌玲怨恨:“我知道你为什么解雇我,你这是公报私仇。”

唐晶说:“等你坐到我现在的位置,你才有资格评论我的为人处世。”

说完,她不顾周围人的目光,潇洒离场。

这段气场全开的表演让观众直呼过瘾,成为了整部戏中的经典片段。

《暗恋桃花源》中纯洁美丽的云之凡,《心花路放》中的文艺青年康小雨,《简·爱》中坚强勇敢的简……

《简·爱》中的袁泉

这些角色形象大相径庭,袁泉演出了她们的千姿百态。

人们总是喜欢用“一线”、“二线”来定义演员,袁泉却说,自己是“线外”演员。对于自己的工作,比起“红与不红”,她更关系角色演得“好或不好”。

这些年我们都看过不少她的作品,但好像的确说不清她更偏好于哪一种人设。

镜头里的袁泉一人千面,各种不同的女性角色,在她的表演之下,哪怕没有几句台词,她也能展现出独一无二的女性魅力。

不被年龄定义

30岁时,袁泉就说过:

“当我迈入30岁,就发现那个阶段的美好。没有20岁的紧张、青涩,也不用再去演喜怒哀乐都写在脸上的小姑娘角色。”

今年44岁的袁泉表示,自己不会被年龄框住,虽然身处游戏规则更加残酷的娱乐圈,但她认为:“契科夫的很多角色都是要40岁以上才能演的。”

《中国机长》中,袁泉饰演的乘务长危机关头安抚乘客,凌乱的头发,凹陷的眼窝,袁泉的形象确实不算“少女”,但她用坚定的眼神和语气告诉大家:“我们会一起回去。”

她的冷静和沉稳,让观众也跟着她安定下来。

导演刘伟强评价这场戏:“你看她不止压几个人,是压整舱的人,这不是简单的对白能压下去的,是整个人的身体语言、眼神、气场压下去的,袁泉演得这么好,她真的有压场感。”

《中国机长》剧照

而这种“压场感”,没有岁月的积淀和多年对一手生活经验的细致观察,是演不出如此深度又真实的效果的。

后来,袁泉又在《中国医生》里饰演ICU主任文婷。

在换班间隙,文婷得知了超市老板老赵感染新冠去世。

《中国医生》剧照

文婷错过了老赵的求助,她一边吃饭一边听老赵的最后一条语音:“文主任,莫忘了,你还有快递在我那,等疫情过去,莫忘了过来拿。”

袁泉一边吃饭一边流泪,整场戏没有一句台词,但眼神里的无助让无数观众泪流满面。

戏中的袁泉眼睛充血,满脸都是口罩压出的红痕,眼角的皱纹更显憔悴,整个人算不上美,但为我们还原了一位真实的抗疫英雄。

钟南山院士看完电影说:“袁泉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她很像我在非典时的助手。”

同组演员朱亚文说:“我拍戏时很喜欢拿她作为我的视线支点,她的眼神里透露着无奈和无助,但是你不觉得她无力,就是无论怎样她都会坚守岗位到最后。”

虽然袁泉出品量不高,但观众们不仅爱她的角色,更爱她本人。

在这个全民焦虑的时代,人们从她身上看到了另一种状态——不把年龄和美貌作为负担,活得淡定从容、超脱笃定。

想起关于“中年女演员的困境”,有人问过咏梅。

咏梅觉得,这个危机大家都会面对。

不光是中年,也不光是女演员。

改变不了外界,不如先把自己眼前的这摊事儿做好。

“成年人的世界,不存在永恒的靠山,你的安全感,来源于精神的独立和内心的平静。”

也有记者问过袁泉同样的问题。

袁泉说:“我很少去问自己这些总结性的问题,因为生活在往前,每一个知道自己以演员为终身职业的人,在很早的时候大家都知道,在什么样的年龄演什么样的角色,这是常识。”

接纳生存环境的不完美,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接纳青春在流失,跳出外界的定义,回归到一个真实的人。

阅历,已然成为她们的骄傲。

不被身份定义

演员、妻子、母亲、女儿……没有哪一种身份可以定义袁泉,但多重身份后,她也面临着事业家庭难以兼顾的问题。

但比起时刻兼顾所有身份,她选择“做减法”,每次只投入一种身份并全情享受。

排练时,她有时会想念孩子,可她告诉自己,你是在工作,你现在的身份是一名演员。

回家后,她有时会想角色该怎么演,但又告诉自己,你现在是一位母亲,一切工作不要带到家里。

这些年在工作中,她永远把话剧放在第一位。

有记者问她:“话剧带来的知名度不如影视高,你不怕没人找你拍戏吗?”

的确,很多导演选角,都要看演员的热度。可袁泉从不刻意追求热度,她的微博评论经常只有一百多条,工作室的粉丝才不到一万。

但袁泉只是坦然地说:“既然选择一种生活方式,就要接受它所带来的弊端。”

选择话剧,必然意味着收入和曝光度都低于影视,但袁泉顺从她自己的内心秩序“话剧第一”。

“我选择心里最初的那个声音。”

豆瓣小组有一个讨论是“通向自由的26个放弃”,其中有一条是“丢掉多重任务的思考方式。”

电影《阿甘正传》中,阿甘的伙伴珍妮因为想做的事情太多而迷失自己,最终,她结交了很多不务正业的人,离自己的目标越来越远,甚至想要轻生。

珍妮和阿甘

珍妮这样评价自己:“也许我们这些聪明人,脑袋里能装的目标太多,所以忘了执著。”

而阿甘因为天赋不如人,只能认准一个目标拼命向前。

在部队,他没有建功立业的抱负,只是专心拆解武器、打扫卫生,将分内之事做好。

珍妮离开后,他用跑步排解痛苦,三年时间跑遍美国,引来无数追随者。

《阿甘正传》剧照

凭借只有75的智商成为全民偶像,其实,他的智慧就是“为目标做减法”,不在纷繁的欲望中患得患失。

有人形容女性的艰辛:国家号召三胎,医生建议母乳喂养,专家不提倡隔代带娃,社会要求女性独立,男人希望妻子貌美如花,公婆希望儿媳体贴孝顺……

这个社会对于女性的要求太多,以至于我们身心俱疲,在每种身份的撕扯中焦头烂额。

不存在能够权衡各方的女性,做不到尽善尽美才是客观常态,切勿苛责自己,学会简化目标,将一件事做好,已然弥足珍贵。

正如马伊琍对袁泉的评价:“她在舞台上和荧幕上的光彩可以盖过一切,我觉得一个女人在某一方面做得这么好,已经无憾了。”

猜你想读

作者 | 季冬末

编辑 | 许凉凉、雪

关键词: 袁泉 演员 剧照 话剧 倪萍 角色 娱乐圈 唐晶 周润发 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