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时尚和娱乐资讯网站

快资讯:一定要保护好张译

发布时间:2023-02-07 12:14:29   来源:凤凰网    

最近,张译迎来了一波“不太平”的流量。

一方面,在过去一个月里,无论是在大屏幕还是小荧幕,张译都迎来了一个小高潮——

在电影上,他主演的《满江红》成为春节档最大赢家,而在电视剧上,他主演的《狂飙》则成为开年第一部引发现象级讨论的作品。这部剧,将同是主演的张颂文推上流量巅峰,以至于扮演安欣的张译,似乎被这次狂欢的流量有所忽略。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另一方面,一些在网友看来不太寻常的事情,也浮出水面。

前不久,《狂飙》迎来大结局,众主演纷纷写长文告别角色,除了张译,而在张译的微博里,他也删掉了唯一一条为《狂飙》宣传的文案。

这并不寻常,毕竟张译为其他电影宣传的信息,还挂在他的首页。

在这样的“不寻常”下,张译与剧组不和的猜测,开始渐渐浮现,纵使剧组公开声明这些猜测子虚乌有,但讨论依旧没有暂停。

意料之中,张译并未公开回复。

入行多年,纵使演技有口皆碑,流量不断聚集,但张译始终拒绝真正进入“娱乐圈”这个系统。

他将自己定义为“习惯性自卑”,坚持自己只是演员,而非明星,他说:“我不够厚,经不起太多的消费”。

毕竟,在张译长达44年的人生中,他早已明白一个道理——有些事情难改变,正如有些事情不会变。

1978年,张译出生在哈尔滨,从他家走出去,大概半小时可以到达松花江边。

他的父母都是老师,父亲教音乐,母亲教美术,除此之外,他还有一个大9岁的姐姐。

张译小时候

四五岁时,因为母亲身体不好,父亲要求张译在家中不能大声说话,于是那时他最大的乐趣就是一个人安静地看小人书,摆弄姐姐的瓷娃娃玩具。

再长大一点,张译最大的乐趣变成了趁父母不在家偷看电视,为了防止被发现,他还发明了一套方法——

一边看一边把装满冰块的饭盒放在电视机上散热,看完之后,还会用手扫一遍电视屏幕消除静电,最后再将遥控板放回原处。

但纵使如此缜密,他依然逃不过父亲的侦查——每次回家后,父亲都会看一次电表,看完之后,张译便少不了一顿揍。

张译小时候

对于父亲,张译曾如此评价:“他就是想把我培养成为一个翻版的他。”

有一段时间,父亲觉得张译身体也不好,担心他长不高,于是一有空就会拉着张译打羽毛球锻炼。

在当时,父亲要求张译一边打羽毛球一边走路,距离是从家到松花江边,在这长达半小时的路途中,球不许掉下来,如果掉下来,就要回到出发点重新再打。

这样打了几年,一次张译忍无可忍,一下子将羽毛球拍折成两段。

还有一段时间,父亲试图从张译身上发掘出一些与文艺有关的天赋,他将手风琴、钢琴、葫芦丝、琵琶等一众乐器摆在张译眼前,让他挑选,但张译却并不感兴趣。

那时张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播音员。

小学五年级时,张译第一次参加学校的广播比赛,当听到自己声音从麦克风中传出的一刻,张译便沦陷了。

自那之后,他便立志成为一名播音员。

张译小时候

1994年,北京广播学院在哈尔滨举行招生专业课考试,正在念高二的张译打算去“试试水”,为第二年作准备。

在这次考试中,虽然通过了专业课,但因为没法参加高考,意料之中,张译落榜了。

第二年,张译正式向着北广发起“进攻”,并再次顺利通过了专业课考试,谁知道,在高考时,张译却因一分之差,以第二名的成绩错失北京广播学院。

知道落榜消息那天,张译坐在卧室床上发呆,母亲走进来对他说:“想哭就哭吧,别憋坏了”。

但那天,张译却始终没有哭出来,他第一次知道,原来人在遭受巨大打击时,竟然是失去所有表情。

张译旧照

高考失败后,张译成为了家里的待业青年,前方只有两条路——复读或者工作。

此时,恰逢哈尔滨剧团招学员,在父亲的建议下,张译也前往参加了考试,并最终以自费生的身份被录取。

那时,张译对于演戏没有任何兴趣,之所以进入剧团,纯粹是为了一张大专文凭。

但故事总是充满着意料之外,张译也没想到,自己之后的人生,竟然会与演戏“纠缠”多年。

进入青春期后,张译开始冒出了一种奇怪、却又很普遍的“自尊感”,俗称“要面子”。

比如每次出门,他一定要将裤子缝熨烫得笔直,如果裤缝不直,他坚决不出门。

再比如,那时张译的学校离家里有些距离,每天上学他都要骑车往返,在当年,男生之间最流行的是山地自行车。

张译十分羡慕,也想拥有一台,但那时,住在一间半地下室房子里的张译一家,并不富裕,父母更不可能无缘无故为他买一辆新车,所以,张译始终是同学之间为数不多骑着老二八自行车的人。

跟别人比较,是人生中大多数不幸的来源。

张译旧照

在考入哈尔滨剧团后,张译需要骑车子的时候变得越来越多,一次,他实在无法忍受这辆自行车,便找了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将那辆老二八自行车丢在了一个胡同里,且没有上锁。

回到家后,他告诉父母,自行车丢了。听到之后,父亲没有怪张译,而是立刻穿着棉袄,冒着风雪出门找那辆自行车。

看着父亲出门的身影,张译突然觉醒,再回忆起来,他说:“当时觉得自己真是一个王八蛋。”

在张译的人生中,这种在某一刻突然被改变的瞬间,不止一次。

1996年冬天,正在哈尔滨剧团学习的张译看了两台话剧,在现场,他被台上的故事感动到热泪盈眶。

自此之后,他爱上了话剧,也爱上了“演员”这一职业,他还特地花了十几块钱,办了一张没有任何用处的演员证,恨不得到哪里都掏出来给别人看看,告诉大家:

“看,我是个演员。”

表演话剧时的张译

眼看张译喜欢话剧,一位老师对他说:“你可以去北京试试,在北京天天都能看话剧。”

就这样,1996年,18岁的张译离开哈尔滨,只身前往北京。

去往北京后,张译报考了解放军艺术学院,却因体检不合格,没有获得面试机会;之后他又报考中戏,却被老师认定为“外貌不太适合做演员”。

在北京的第一年,张译不断碰壁,困顿之下,张译听说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正在招演员,他立刻报名参加考试。

半年后,张译接到通知,对方告诉他,虽然考试通过,但因为成绩靠后,只能以自费生的身份进入文工团。

就这样,1997年,张译进入军区战友文工团,开启了长达10年的军旅生涯。

穿上军装的那一刻,张译觉得,自己被搁浅在现实海滩上的演员梦,似乎正渐渐苏醒。

有一段时间,张译热衷于在社交网络上发自拍,照片的角度总是很奇怪,不是仰视就是俯拍,有时他还会用一些奇怪的大头效果。

对此,好友沈腾评价:“如果我长成了张译的样子,我是绝对不会在微博或者朋友圈发自拍照的,我甚至会将媒体发布的照片,统统销毁掉,张译的举动,我不是很理解。”

张译与沈腾早年影视作品

张译比谁都最先明白,作为演员,自己的长相是“扣分项”,他形容自己:“没有一张能让观众有兴趣花钱到电影院看的脸。”

在一段时间里,张译甚至坚信,如果要演戏,自己只能演那种站在主角身后,弯着腰说话的流氓形象。

回头看,这种对于自己过于自卑的认知,几乎伴随了张译演艺生涯的全程。

当年在部队文工团,团里的学员们就曾举办过一次选丑大赛,选出团里三个长相最丑的,其中一个就是张译。

在部队文工团时期的张译

那时与张译同宿舍的,是后来在《武林外传》里扮演“燕小六”的肖剑,多年后张译回忆起来,他说:

“两个人待久了会越来越像,或许当时没他我还能长得再好看一点。”

《武林外传》中扮演“燕小六”的肖剑

虽然长得不算出众,但在部队里,张译还是谈起了恋爱,对方是张译班上的表演课代表,彼时部队明令禁止恋爱,两人便谈起了地下恋爱。

这段长达两年的恋爱,在张译的人生中留下了深远的影响,在女孩身上,张译学会了宽容与勇气,他人生中第一次坐飞机,不知道如何乘坐时,也是女友一步步教会他。

然而,这段恋情却最终因为女方家人不同意,而不得不结束。

张译在采访中谈分手理由

受了情伤后,张译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表演中,每次团里组织排小品,张译最积极,从剧本里埋的包袱,再到表演中场景的设计,张译总做足了准备工作,期待着在台上带来精彩的表演。

但奇怪的是,无论张译怎么使劲,一站到台上就总会惹出笑话。

那几年在表演上,张译得到最多的评价便是“性格内向,没有表演天赋”。

一上台表演,张译就紧张的动作僵硬,同手同脚,一张口说台词,就是一股浓浓的播音腔,再配上他那张没长开的脸,张译自己评价——“简直是灾难”。

一次,团里成员一起喝酒,酒过三巡,一位导演揽住张译的肩膀,对他说:“可不敢再演戏了,你演戏就是个死啊。”

当不了主角,做配角张译也愿意。

因为两次自费读书,张译家欠下不少债务。那时在军队,虽然津贴逐渐从20元上涨到120元,但依旧不够偿还家里的债务,张译听说拍戏能挣钱,于是开始四处跑组面试。

那两年,他剧组跑了上百个,简历撒出去上千份,却始终没得到一个真正的角色。

有一次,张译好不容易获得了一个演历史英雄的机会,却在开机前被换下,原因是英雄后人找到剧组,拒绝张译出演,理由是他长相不合格。

演艺生涯屡屡受挫,张译也曾想过放弃表演。

2003年,他转行做编剧,写了许多个剧本,最接近成功的一次,是他写的一个剧本差点要被投拍,却最终因为种种原因协议终止。

面对一次又一次摔跤,张译有点心灰意冷,开始认真思考这一行是否真的适合自己,就在这时,他接到了一通电话。

导演康洪雷始终记得,张译最开始进入剧组时的样子。

那是2004年,康洪磊正在筹拍一部叫做《民工》的电视剧,准备过程中,他看到了张译跑剧组发出去的一张照片。

导演觉得张译适合剧中的角色,便打电话邀请他出演,这一年张译26岁,作为一名演员,他并没有过系统性的演出经验。

进入剧组后,张译找到康洪雷,告诉他自己毫无信心,不知道能否演好,康洪雷则告诉张译:“只要你好好演,一定会成为一个好演员。”

在之后的拍戏过程中,他从不催张译,而是让他慢慢演,慢慢进入角色。在这次演出中,张译渐渐找回了一些对于演戏的自信。

《民工》中的张译

一年后,康洪雷筹拍电视剧《士兵突击》,张译知道后,立刻写下一封长达3000多字的自荐信,里面列举了自己适合剧中主角“许三多”的16点理由,言辞诚恳。

第二天,他将这封信交给康洪雷,当天晚上,便收到了剧组的邀约电话,请他出演《士兵突击》中“班长史今”一角。

虽然没有获得梦寐以求的“许三多”一角,张译依旧开心极了,他跑去部队请假,却发现,自己的拍摄时间恰好与团队的任务相冲突,思前想后,张译递交了转业申请报告。

这一年,张译28岁,当兵第10年,站在分岔路口,他作出了选择,也迎来了改变。

《士兵突击》中张译扮演的史今班长

巧合的是,转业报告批下来那天,张译恰好在拍摄《士兵突击》中的最后一场戏——退伍的史今坐着车从天安门广场前经过,看着外面的景色,史今终于没忍住哭了出来。

电视里,史今告别了军人的身份,电视外,张译也正式脱下了军装。

那天,拍摄完之后,张译蹲在地上哭了很久,他清晰地感受到,一切都不同了。

关键词: 士兵突击 山河故人 鸡毛飞上天 悬崖之上 武林外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