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7-07-19 14:41:07
机会总是留给那些早做准备的人,无论什么时候皆是如此。在东汉末年这个纷乱的大环境中,谁抓住了机会,谁就抢到了争霸天下的资格。董卓具有先天的良好条件,手下西凉精兵猛将无数,而且他也是在所有人中最早操控朝廷的人,却最终未能扩大自己的地盘,最终还被自己的亲兵将领吕布杀死在长安,死相难看;曹操,宦官之后,名声并不好听,最初还因行刺董卓未果而逃出洛阳,而他在掌控皇帝和朝廷之后却一步步的将自己推上权力的巅峰,一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一统北方。同样是掌控皇帝和朝廷的人,两人的命运为何如此截然不同?就让我来为大家分析这千年之前的得与失吧。
按照史书记载的内容以及我个人的理解,董卓之所以会失败,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
一、他统治残暴,丝毫不得民心。据《后汉书·董卓传》记载,董卓“纵放兵士,突其庐舍,淫掠妇女,剽虏资物”,又“奸乱公主,妻略宫人,虐刑滥罚,睚眦必死,群僚内外莫能自固”,他刚进洛阳的时候,就让兵士们大开杀戒,而且还抢夺妇女,并把杀的人的头颅系在车辕上,一路耀武扬威。他进入洛阳后做的事情,可以说是罄竹难书。后来他为了避关外诸侯联盟,甚至一把火烧了洛阳。美轮美奂的宫室,后汉两百年的苦心经营,就这么付之一炬了。董卓的这番行动,是对社会的极大破坏,他似乎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破坏者。尽管这可以归咎于他的性格或者是他的将领,但他终究要为这一番暴行负责。反观曹操,他在迎奉天子至许都后,非常注意恢复民生,而他之所以有这样的行为,就是见惯了自黄巾起义以来,百姓所受的颠沛流离之苦。因此他立誓要终结这个乱世。终曹操一生,他虽然没能统一天下,但他所统治的北方可以说是相对来说最为安定的地区了,而且他恢复生产,实行屯田之法的贡献不可埋没。这才是一个出色的统治者理应具有的怜悯之心,而董卓显然不曾拥有过,所以他注定会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