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杠青年”: 从唱片卖断货到转入幕后
1987年,周传雄参加 “校际音乐创作大赛”。那次,他特意请了一位造型师,打造了一个海盗装的造型:豹纹装搭配牛仔裤,裤子上还画有一些脸谱,摇滚味十足。最后失败了,因为他唱的是一首抒情歌。比赛虽然没有获得好成绩,却有三家唱片公司要签他,周传雄的音乐生涯就此展开。
1989年,周传雄以艺名“小刚”推出首支个人原创单曲《尘烟》。作品一经推出便迅速走红,唱片卖到断货——甚至有传言,有一位老板找到唱片公司,说:现在谁可以给我100张小刚的唱片,我就把女儿嫁给他。之后的《哈萨雅琪》《我的心太乱》《记事本》《黄昏》传唱至今,并且被翻唱不断,“小刚”的名号越来越响,直到今天歌迷依然习惯称其为“小刚老师”。
但人不可能永远处在巅峰,1996年发表了《我的心太乱》专辑之后,周传雄遭遇了职业生涯的第一次挫折。那是大环境使然:商业全球化、香港“四大天王”等因素,对台湾本土歌手的发展影响巨大。唱片公司被收购,周传雄被迫解约。《我的心太乱》虽然在内地火了,演唱者却并不知情,作为歌手的“小刚”真切体味了无用武之地的感受。自此,周传雄转入幕后,如同当下所说的“斜杠青年”。除了做制作人,他还做过音乐台的DJ,接触了更多不同语种的流行音乐。
“新人周传雄”: 告别“小刚”,追求做“扫地僧”
1998年,以络腮胡子蓬乱发形象示人的周传雄,宣布告别小刚,以“新人周传雄”再战歌坛。
告别“小刚”的日子里,并不都是坦途,作品曾频繁被退回,也有过专辑“叫好不叫座”的败绩。好不容易熬到“叫好又叫座”了,却又因严重的胃溃疡而不得不淡出歌坛,甚至一度被传出去世的消息。
幸运的是,那一段不堪回首的岁月反而给周传雄带来了反思和沉淀的时间。“身体好了之后,就觉得自己更有能量了,更想把很多好的想法、音乐的感觉多跟大家分享。”
前一段周传雄为电视剧《山河令》演唱了插曲《山河行》,剧中“难寻少年时,总有少年来”一句台词让他颇为触动。“这个世界总有人正年轻,总有人热血澎湃,一直往前冲,我觉得是非常好的事情,让这个世界更丰富。”
将满52岁的周传雄,已到了“知天命”的人生阶段。曾经,为了缓解所谓的中年危机,他买了很多琴——现在想来,只是觉得太疯狂;曾经,以为自己想要的人生就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现在想来,其实是要一个诗意的人生,“以做音乐为主,因为做音乐能够让我得到最大的快乐,不管是唱还是写。”
金庸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中有个人物——扫地僧,是一位在少林寺负责打扫藏经阁的无名老僧人,武功深不可测,并具有大智慧。这位扫地僧,正是周传雄最佩服的人物。未来,周传雄希望自己也能当一个平平无奇的扫地僧,“看起来不怎么样,但是其实深藏不露。文/记者 寿鹏寰 统筹/满羿 刘江华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