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脱离群众的冯小刚
从《三十而已》到《小舍得》,国产剧中已经很久没出现穷人了,中产阶级是上电视的准入门槛。
曾经拍过无数小人物的冯小刚,这次也一脚踏入了国产剧的平行世界,那儿没有穷人,只有高阶层的上等人。
《北辙南辕》的阶级感,是体现在戏里戏外的。
在戏外,冯小刚用了大导才能调动的很多资源,让《北辙南辕》赢在了起跑线上。
他请到了宋丹丹和黄渤这些老戏骨来客串,让宋丹丹演咄咄逼人的撕番经纪人,黄渤演盛气凌人的数字影帝。
他找刘晓庆演奶奶,而就在前几年,刘晓庆还在演16岁的少女、28岁的警官。
他让爱奇艺的创始人在饭局上演自己,毫不顾忌地在撕番情节中提到当红明星。
他还请到了赵小丁担任摄影指导,张艺谋的御用摄影师,曾经凭借《十面埋伏》拿到过奥斯卡最佳摄影奖提名。
也正是因为不错的幕后班底,《北辙南辕》的制作是高于很多国产剧的,虽然剧本拉胯,但起码做到了审美在线、镜头有质感。
这份阶级感也从戏外延伸到了剧中——《北辙南辕》里的主角,全员人上人。
都说《北辙南辕》是北京版“小时代”,但就算是《小时代》,也知道设置几个家庭背景、阶级各不同的主角。顾里是有钱人,林萧是小康家庭,南湘就比较底层,她们的浮华生活基本上还是沾了顾里的光。
冯小刚直接给你来五个顾里,人均名媛。没有996、没有内卷,主角们住着三环里的大四合院、装修精美的两层大别墅,随随便便找工作、轻轻松松开餐厅,开心快乐每一天。
剧中还有很多我等普通人根本无法想象的情节。
王珞丹饰演的尤珊珊,第二次见到全职妈妈司梦,就送了她昂贵的洗衣机,因为“最好的修理就是换新的”。
尤珊珊第二次见鲍雪,微信还没加,互相也不了解,就开始谈入股开餐厅了。鲍雪没钱,尤珊珊就借钱给她,做生意跟闹着玩似的。
这可能是冯小刚现在所感受到的北京,但绝对不是人民群众的北京。
曾几何时,冯小刚拍出过人民群众的北京。
《甲方乙方》里的“好梦一日游”公司、想要当巴顿将军的平民、守不住秘密的厨子,《没完没了》中讨债的老实出租司机,《大腕》里的制片厂下岗职工……真实、接地气、心酸、惆怅但也有趣,这些都是真正的普通人,北京也是大家的北京。
冯小刚也曾精准地抓住过时代。90年代,新思潮、新事物涌入,大家都很焦虑、迷茫、无所适从。而冯氏贺岁喜剧通过戏谑、调侃的方式,侧写出了时代情绪。
那几部贺岁电影的票房都很好,这也是冯小刚事业的起步,阶级跃升的开始。
24年过去,冯小刚已经不再是那个草根出身的小导演了。他实现了阶级跨越,成为了名导,豪宅上过新闻,花两千多万拍下一幅油画。
冯小刚曾说,“我的片子是拍给人民看的。”现在冯导的片子好像只是拍给自己看的了,他拍他的北京、他熟悉的那类人,不再关注小人物,也不再观察时代了。
“1997年过去了,我很怀念它。”《甲方乙方》的结尾这么说。
作为观众,我只是很怀念那个还在关注小人物的冯小刚,那些还有穷人、还在地上的国产剧。(山今/文)
关键词: 北辙南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