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天龙八部》播出后,虽然收视在央视八台的带动下,表现尚可,但口碑却崩得一塌糊涂——豆瓣评分3.6分,比之前钟汉良版的(4.5分)还要低,观众吐槽的声音一波接一波。
又一部金庸武侠剧宣告失败,但观众似乎已经见怪不怪了。毕竟近几年来,无论是金庸武侠剧,还是由其他IP改编的武侠剧,甚少有令人满意的,更别提惊艳了。武侠剧的风头,也早就被仙侠剧、古偶剧抢光了。曾经百花齐放,盛极一时的武侠剧为何江河日下,到了如今这般田地?它还有东山再起的希望吗?搜狐娱乐采访了多位导演和制片人,试图寻找答案。
拍一部扑一部,武侠剧一步步走向没落
新版《天龙八部》播出后,被观众批评得一无是处——从选角到剧情,再到服化道和拍摄制作,似乎都没有可取之处。
三个男主的扮演者,无论是长相、气质,还是演技,都没有一个是适合角色的,杨祐宁更是被网友称为“史上最油腻乔峰”。
编剧对于这部作品的改编也让观众不甚满意——多条故事线并行的设计着实有些画蛇添足;某些原创剧情(例如虚竹在寺里被其他小和尚欺负)不仅无法促进剧情和人设的展开,还违背了原著的精神;某些台词和桥段或是不严谨,或是颇为奇葩,让人诧异于编剧的脑回路。
服化道、打光和武打设计都稍显敷衍,让人感受不到角色以及整个武侠江湖的魅力。
总得来说,这部剧没有让观众看到它的诚意,更没有展现出金庸武侠世界的精神内核,是一部失败的金庸武侠剧。
新版《天龙八部》并不是一个孤例。
事实上,近几年来,市场上大部分金庸武侠剧,基本上是播一部扑一部,曾舜晞版的《倚天屠龙记》、张一山版的《鹿鼎记》、以及播得无声无息的2017版的《侠客行》、2018版的《笑傲江湖》,都没有逃过这样的命运。
扑街的当然不止金庸武侠剧。胡一天陈哲远版的《绝代双骄》、《有匪》、《听雪楼》,这些有着优秀原著基础的武侠作品,最后出来的效果都差强人意。
犹记得二十年前,真是武侠剧百花齐放的时代。不仅是金庸、古龙、梁羽生的作品被频频翻拍,成为经典,原创武侠剧也层出不穷,《水月洞天》、《灵镜传奇》、《少年张三丰》、《天下第一》在当年都是大热剧。
对比之下,不得不承认,武侠剧现如今真的是江河日下,一部叫好又叫座的武侠剧,已经很久没有出现过了。
内外受困的武侠剧
武侠剧的没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难以被目前的市场所选择。
制片人小五在接受搜狐娱乐采访时表示,如今视频平台的用户多为女性观众,而武侠题材面向的主要是男性市场。因此,相对于女性观众更爱看的仙侠、玄幻和古偶,纯武侠的剧本很难受到平台的青睐,往往立项都困难。
2020年播出的原创武侠剧《侠探简不知》在豆瓣上获得了8.0的高分。但事实上,这部剧的导演马艺恒在接受搜狐娱乐采访时透露,最初平台看这部剧的大纲时,以为它是一部类似于《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纯女性向仙侠剧,才同意立项的。让人不禁感慨,难得诞生了一部优秀的武侠剧,竟然是因为一个美丽的误会。
这部剧成功后,有很多古装剧的本子找到了马艺恒,但都不是纯武侠的剧,还是偏谈恋爱的居多。马艺恒也感受到,纯武侠题材早就不吃香了,写的编剧也越来越少。
“视频平台不喜欢纯武侠题材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们认为,在网络IP大热的当下,武侠题材是过时、没有新意的。”小五说道。的确,武侠题材拍到今天,已经很难再有大的突破,表现形式、人物设计都没有太多可发挥的空间,不像仙侠剧或者玄幻剧,可以天马行空,爽到极致。
小五透露,当时杨旭文版的《射雕英雄传》选角,制片方本来以为这么经典的一个大IP,演员很好谈,但最后很多流量演员都不愿意演,觉得它并不是一个有流量前景的IP。武侠题材的失势,不言而喻。
再者,拍武侠剧其实很费劲儿。要把打戏拍好拍实,动作一定要精心设计,对演员的表演要求也更高。相比之下,古偶和仙侠题材,只要钱到位,各个方面都会轻松很多。
总得来说,如今在各个制作方眼中,拍摄纯武侠剧是一件吃力不讨好,且很冒险的事情。
市场对于纯武侠题材的不信任,也导致武侠剧没法好好拍。
小五谈到,一个经典的武侠IP到了平台的手上,为了吸引更多的女性观众,往往要经历一番魔改。
小五有一位编剧朋友,之前就曾接到一个任务,即把金庸的某个大IP按照甜宠剧的方式来改,最后改得乱七八糟,不得已又回到了武侠本身,但还是加了很多爱情线在里面,依旧是不伦不类。
马艺恒也有相同的看法。
他说道,金庸、古龙、梁羽生的武侠小说,故事基础是非常好的,只要老老实实地按照原著来拍,一定会受到观众的欣赏。但很多制作方现在都受到了网络IP的影响,想创新,想写出不一样的人设,最后把这个故事的魂弄没了,“像金庸写的东西都是有根据的,你不好去给它胡编乱造。随便找个编剧来改编,难道这个编剧比金庸还好吗?”
所以,很多武侠剧在立项之初,就已经跑偏了。
当然,武侠剧在拍摄的过程中,自身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拍过多部古装剧的导演小书说道,现在的武侠剧,武打设计大多很敷衍,这也是武侠剧越来越难看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