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巴别塔
为什么粉丝责骂工作室已经成为了常态?搜狐娱乐采访的几位艺人宣传,都给出了一致的答案——信息的不对等。
一座巨大的巴别塔伫立在两者之间,让双方的交流和沟通变得困难。
工作室作为一台严丝合缝的机器,实际上在不停地运转。但粉丝只能看到最表面的部分,对艺人工作室的构成以及工作流程并不了解。
艺人参加活动发出的图片,需要考虑的环节很多——什么类型的活动,需要什么风格的造型,活动主办方有没有要求,衣服到了是不是合适,拍摄的背景能不能实现,艺人的状态好不好,审核图片的领导回应及不及时。
就算提前准备,临时也会碰到各种各样的状况。比如艺人拍了一夜的戏,第二天赶早班机,状态可能就不会太好。
“有很多的现实因素,但粉丝看不到,他看到的只是还有五分钟就要走红毯了,别人家的图一个小时前就发了,为什么你们还没发出来?”柚子回忆有一次她带艺人去参加活动,下午的活动,早上才到达活动城市,“最紧张的一次,我记得出发前只有五分钟出图,怎么说,鸡飞狗跳。那天我们提前做好了被骂的准备。”
监督图片的速度与质量已经成为了事业粉的基本任务。还有一类事业粉,会管得比图片更进一步。
他们关心明星的商务资源够不够好,接演的戏配不配得上明星的地位,严重时甚至会编排大字报会向工作室维权。
“粉丝对艺人在圈内的定位,跟艺人真正在圈里的行情其实是不一样的。”曲奇告诉搜狐娱乐,“艺人地位没有到那个程度,很多资源是不会找上你的。因为现在圈里竞争也非常大,本来工作机会就有限,争取工作机会的人很多,没有争取上,粉丝就会怪你。”
弯弯之前带过一个不太红的艺人,找合作、代言比较困难。当时有几个不那么高端的代言找过来,公司接了,但被粉丝指责了。最后品牌方看到粉丝的不满,找到弯弯,她也觉得很无奈。
“粉丝只能看到一部分,他会说你给的资源不够,但从来不会想偶像够不够资格。”弯弯说起了她朋友带过的一位艺人,境遇很相似,“粉丝觉得偶像特别厉害,但其实市场是不认的。粉丝觉得不行的品牌,如果他们偶像不接这个,下个月可能就得穿自己的休闲服走红毯了。”
当艺人的行程表看起来不够充实时,也有可能是另一种情况。
“艺人后面接洽的项目,不管是上的戏、要录的节目,都不可能提前跟粉丝说。甚至是艺人的状态不好,他自己想休息一下,或者工作人员觉得他可以休息一下,这种情况可能都有,但这些粉丝是不可能知道的。”柚子告诉搜狐娱乐。
至于艺人工作室是否要听取粉丝的意见,按照他们的想法行动,曲奇说,“不是不按照他们的想法来,是有取舍,不可能完全满足。大部分粉丝可能也不懂这行的规则,提的要求是不合理的。”
随后她补充道,“就算满足了粉丝的要求,对艺人也不一定就算好的,对吧?”很著名的一个事件是,佟丽娅的粉丝曾经义愤填膺地拒绝偶像出演《三十而已》。
理由一是番位问题——佟丽娅理应出演女一号;理由二是角色问题——当时传闻佟丽娅饰演老公出轨还要苦苦挽留的全职太太,粉丝觉得这个人设不讨喜。
压力之下,佟丽娅辞演《三十而已》。后来这部剧成为去年的爆款,接替佟丽娅的童瑶拿到了白玉兰最佳女主角。
一年之后,类似的事还在不断上演。
03 共生
粉丝、明星和艺人宣传之间是什么关系?
粉丝关心明星的发展,却日常责骂为明星工作的人;而作为两者之间的纽带,明星既离不开粉丝,也离不开团队。
明星需要粉丝,最直观的一个体现是微博数据。曲奇说,“微博上的转评赞不可能全靠买,可能对于流量来说,现在公司基本不做微博数据维护了,全是粉丝在弄。”
柚子觉得,是现在的内卷和互联网生态,造就了艺人和粉丝之间的关系。“以前可能没这么重要。现在我们想做什么话题,或者发物料,都可以跟粉丝沟通,毕竟他们做数据人多,也希望艺人好。反正大家的关系挺复杂的。”
但明星也需要团队的规划。粉丝是踏入名利场的敲门砖,如何在最快的速度里变得更红、地位更加稳固,需要的可能不只是粉丝,更是来自专业团队的把控与运营。
作为生活在5G时代的人,明星们也会知道粉丝的反馈,或者说不满。曲奇说,“有些事他可能真的在意,会吩咐团队改进。有些是无理取闹,他也明白,甚至有些决策就是他本人做的,可能看看就过去了。”
至于是否要发声维护工作人员,平息一些粉丝的怒火,弯弯倾向于不发声,大多数明星也确实选择了沉默。
在弯弯看来,偶像的回应有时会激化矛盾,更重要的是,偶像对于粉丝,应该是一个符合或形象,而不是一个真实的人,人对人会有情感的宣泄,有些粉丝管得太多,就是寄托了太多的情感。
艺人宣传受雇于艺人,需要对艺人和公司负责。比起自己有没有被骂,曲奇更看重的是艺人,“我只要保证我的艺人还在上升期,还在往上走,这就OK.”
被骂多了,小杰后来也觉得无所谓。想起当初被爆出手机号,小杰说,“我做的是分内事,没有对不起当时的公司和艺人,这两个是给我发钱的。我也没有对不起粉丝,那我就无所谓了。”
入行六年,曲奇已经看淡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笑笑就过去了。她形容三者之间的关系,“需要对方,永远相互纠缠,永远相互依靠,这就是一个闭环。”
(文中受访者均为化名)(山今/文)
关键词: 向工作室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