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时尚和娱乐资讯网站

两部《长津湖》总票房98亿 净利预计超20亿

发布时间:2022-03-14 09:40:06   来源:搜狐娱乐    

截止3月13日,《长津湖之水门桥》上映第41天,累计总票房达到了40亿元,接下来会向40.5亿元进发。

加上《长津湖》的57.75亿元票房,两部电影的总票房达到了97.75亿元,最终可能突破98亿元,走到更高。

那么,这部被认为是中国影史上最贵的电影,到底能有多少净利润?谁是背后受益方?它是国产片中最赚钱的吗?

两部《长津湖》净利预计超20亿

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长津湖》总票房57.75亿元,除去已计入的线上售票台的服务费,分账票房53.72亿元,再扣掉电影专项基金、税费、影院的分成等,最终片方能分到净票房的约39.25%,也就是21.08亿元。

《水门桥》总票房40亿元时,净分账票房36.94亿元,片方分账约14.47亿元。

两部电影的片方分账加在一起达到了35.55亿元。

片方分账再减去前期的制作费、上映前的宣传和发行费,最后才是净利润。

关于《长津湖》的成本,并没有官方透露的数据。主控出品方博纳影业老总于冬提过,这是中国电影史上投资规模、制作规模最大的一部电影。

此前我们知道的是,奇幻片《阿修罗》据传投资额1亿美元,张艺谋的中美合拍大片《长城》据传投资额1.35-1.5亿美元,乌尔善的《封神三部曲》号称总投资30亿元,但它们实打实花的可能都不比《长津湖》多。

根据外媒最早的报道,《长津湖》制作预算是2亿美元,比好莱坞大制片厂体系里的战争片《1917》《敦刻尔克》等都要高出很多。《1917》制作成本9500万美元,由环球影业发行。《敦刻尔克》制作成本1亿美元,由华纳兄弟发行。

好莱坞大制作的预算基本是在1-2.5亿美元这个区间,2亿美元算顶级大制作。比如2018年上映的《侏罗纪世界2》花了1.7亿美元,2019年上映的《星球大战9:天行者崛起》花了2.75亿美元。超过3亿美元的很少,比如《复仇者联盟4》花了3.56亿美元。

《长津湖》如果真的花了2亿美元在制作上,那在中国影史上确实算首次。2亿美元以当下汇率换算成人民约12.68亿元。

《长津湖》拍得很艰难,2019年底已经在辽宁丹东建组,但因疫情不得不撤回,拖到2020年10月才重启拍摄。幕后工作人员多达1.2万人,拍摄过程中使用的技术公司有八十多家,分布在全球各地。

疫情导致停摆再拍的损失,加上为完善第二部的补拍,可能最终的制作成本已经超过了最初的2亿美元预算。

《长津湖》是在国庆档上映,《水门桥》是在春节档上映,都是热门影片热门档期,宣发支出预计不会少。

根据过往经验,一部大片的宣发成本一般都要过亿,在最疯狂的年月里,一部大片的宣发费能达到制作费的30-50%,甚至1:1,或者更高。

但是影市热钱退潮,电影公司遭遇资金荒,加上票补逐渐淡出市场后,宣发上的消耗可能已经没有以前那么多了。

我们做个假设,假如《长津湖》前后两部的制作、宣发总成本加在一起是15亿元左右,那35.55亿元的片方分账减去15亿元总成本,净利润为20.55亿元。

吴京公司作为第七大出品方分票房

《长津湖》主要出品方7家,联合出品方9家,发行方4家。《长津湖之水门桥》主要出品方7家,联合出品方16家,发行方1家,联合发行方7家。

因为本质上这是一部电影分成了上下两部来上映,所以两部电影的主要出品方是一致的。

这7家主要出品方中,最大赢家是主控制作、出品、发行的博纳影业,它承担了最大的风险,也相应获得最大的回报,不仅作为投资方分投资收益,还作为发行方拿发行费,并且拥有电影的各项版权,包括网络播映版权。

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大出品方分别是八一电影制片厂、华夏电影、中国电影、上海电影,全是国企背景。

第六大出品方是背靠阿里集团的阿里影业,阿里影业是博纳影业的第三大股东,持有后者7.72%股份,这也是阿里影业为什么能拿到这么大投资份额的原因。

第七大出品方是北京登峰国际。这是演员吴京的公司,由吴燕担任法人,凯燃(上海)影视文化工作室持股90%,旋岚(上海)文化工作室持股10%。凯燃由吴京100%实控,旋岚由吴燕100%实控。据网传消息,吴燕是吴京的姐姐。

作为第七大出品方,北京登峰国际占多少投资份额并不清楚,但20多亿净利润里它肯定能分不少,即使是仅占5%的份额,也有1亿多的净收入。

联合出品方里有中航工业产融控股、华文映像、内蒙古电影集团、合欢影业、重庆电影集团、英皇影业、抖音文化、欢瑞世纪联合股份、浙江和颂文化、保利影业等,不过,这些公司占的份额可能都很小,全是跟着喝汤的小配角。

关键词: 长津湖总票房 中国影史最贵电影 片方分账 宣传和发行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