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关于日本的动画电影在国内各大影院其实都拥有者不错的市场,无论是《你的名字》开始,再到去年的《天气之子》,今年的《海兽之子》。日本动画电影以过硬的实力带给了我们一个又一个精彩的故事,然而就目前来看,今天的《海兽之子》口碑并不怎么好,不少观众表示这个故事也太晦涩难懂了,年度烂片怕是没跑了。在深入剖析过后,或许“不懂”才是这部动画电影的核心所在。
其实近些年来的日本的动画电影都处于一个不愠不火的状态,真正在中国大陆引起较大反响的还得追溯到16年新海诚老师的《你的名字》。在那之后的日本动画电影还真不少,但向来褒贬不一,无一例外被观众们所诟病的也只有故事的剧情了。对于日本的动画电影基本每一部都具有除了剧情之外其他所有配置拉满的情况,无论是声优、配乐、画面、特效、角色形象等,无疑都是最高配置。因此在近些年来对于日本动画电影还出现了这样一条为人所调侃的万能公式:歌是好歌,片是真的烂。
我们说回《海兽之子》这一部电影,不仅拥有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篇入围提名,还是在阵容配置上都吸引了无数人。对于咱们国内的小伙伴们受疫情影响估计也没有看这部电影,或许还得翻墙找找资源。
而正是这样一部备受瞩目让人充满期待的电影,却在实际上映的时候拉垮得非常严重。目前在豆瓣的评分也仅仅只有6.8分,这个分数讲道理跟奥斯卡不沾什么边。有意思的是,这一部动画虽然分数不高,但就评分比重而言还符合正态分布,可以看到给出一星的占比只有2.5%,在众多点评中以三星四星为主。
而《海兽之子》成为口诛笔伐的目标,败就败在了它的故事剧情上了。不少人认为剧情跳跃毫无逻辑可言,更有甚者这都不算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套用以上万能公式:片是好片,我没看懂。
那么这个故事究竟说的是什么呢?这个故事其实非常简单,主要围绕着祭奠这样一个事件的始末,讲述的便是海兽之子的诞生,其主旨就是生命孕育的过程。以这种具有象征性的意向去探索生命的奥秘,而后衍生到宇宙诞生生命,生命诞生宇宙,我既是宇宙,宇宙亦是我的生命循环。
嗯,我知道我说了这么多大伙估计也没明白什么意思,因为说出这番话的笔者同样每台搞清楚这里面的深层含义。而这,或许才是这部电影,这部原著漫画索要表达的真实核心,生命是自然中一中奇妙的现象,人类即了解生命,却又是不了解生命的。
因为影片原著的漫画作者五十岚大介老师本身在创作这样一则漫画的时候故事性就不强,说是漫画,其实更像是一张张的插图,只有深入去挖掘这一个个图案的含义,才会发现这背后的一个又一个关于生命起源的故事。
所以包括笔者在内很多观众看不懂,看不懂就对了。正是因为看不懂,它其中的暧昧晦涩或许才是这个作品本身想要带给我们的东西。生命的奥秘,宇宙的哲学。生命的含义本身仍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以此在隐喻的哲学里,让我们积极探索生命的同时,还应该敬畏自然的法则和规律。
所以这部电影无疑是成功的,但对于大部分人而言却并不友好。其实分数不高差评也少的现象也不难解释,就凭这部动画的制作,这个一星着实是不忍心给。笔者上一次能在看动漫时发出:“啊!这水!”的感叹,或许还是早些年的《紫罗兰永恒花园》了。
这是一部绝对视听享受盛宴的动漫电影,但它和主流迎合受众的电影不同,它或许需要我们观众主动去迎合它,或许才能够读懂其中真正奇妙的含义吧。
关键词: 海兽之子撤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