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时尚和娱乐资讯网站

环球快报:“熊孩子”与博物馆可以“兼容”

发布时间:2022-08-25 15:51:31   来源:工人日报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我想仔细观看一件文物细节,旁边钻过来好几个小孩,一个大人在旁边解说。大人一说话,几个小孩就跳着搭腔,脑子都要炸了。”据8月23日上观新闻报道,上周末,前往上海博物馆观看展览的市民何先生将这段经历发至社交媒体后,引发争议。不少人与何先生感受相同,认为低龄孩子并不适合需要观看门槛的博物馆展览,甚至有人建议博物馆“14岁以下免进”;但也有人认为,孩子不可能像大人一样控制言行,“只要没有损害展品的过分举动,应适当容忍”。

“博物馆者,非古董者之墓地,乃活思想之育种场。”博物馆是为公众提供知识、精神给养的文化之所,既然面向公众,且负有传播文化、为社会服务之责,就不应拒绝儿童入内。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博物馆、纪念馆、科技馆、展览馆、美术馆、文化馆、社区公益性互联网上网服务场所以及影剧院、体育场馆、动物园、植物园、公园等场所,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对未成年人免费或者优惠开放。可见,“14岁以下免进”既有违法律精神,损害孩子们的正当权益,也不利于孩子们长知识、开眼界、懂规矩、受教育。

孩子们在博物馆里大声喧哗、追跑打闹、触碰展品甚至破坏展品的情况不时发生,与其活泼好动、缺乏自制力等年龄特点有关,也与其缺乏基本的观展礼仪和素养有关。

与其想方设法阻止孩子进博物馆,不如思考如何让孩子文明地走进博物馆。博物馆也不妨改换思路,针对孩子的特点与爱好,创新展陈和活动方式。比如设计可触摸展品满足孩子需求、编辑生动有趣的讲解词让孩子容易理解、利用声光电新科技打造“亲子路线,等等,总之,要尽可能地吸引孩子走进博物馆,让孩子发自内心地爱上博物馆。事实上,一些博物馆已经对此进行了探索和践行。

除此之外,博物馆应成为孩子们懂规则、讲文明的即时课堂。2019年暑假,一张广东省博物馆留言本的照片在网上引发热议,参观者留言称“工作人员管得好多”“不给吃东西,又不给跑”“不让孩子解放天性吗?”之后,馆方不仅及时回应,还发布了一则参观礼仪科普视频,号召孩子们“拒绝成为‘熊孩子’”。规范和引导孩子们的观展行为,如此“博物馆礼仪从娃娃抓起”无疑是个好做法。

“熊孩子”与博物馆并非是不能“兼容”的存在。成年人当以身作则,对孩子的不当行为加强约束和引导,让他们学会安静文雅,懂得保护馆藏。当孩子们真正“爱上”博物馆,古老的馆藏和悠久的文化才会熠熠发光,给孩子们带来智慧和力量。

关键词: 智慧和力量 未成年人保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