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6-11-05 09:50:20 标签:不成问题的问题
剧组东京领奖图
《不成问题的问题》东京获奖。刚刚在第29届威尼斯电影节上《不成问题的问题》东京获奖。获得最佳艺术贡献奖的《不成问题的问题》,的确是一部风格很突出的电影。但你又绝对想不到,导演梅峰是曾和娄烨三度合作的编剧,他让这部电影的影像走向了一种极简古典状态——黑白湖面,镜头几乎不运动,道具也少得可怜。看起来不像现在的电影,倒像是真正诞生在民国时期的老电影一样。
得奖后,接受访问的梅峰告诉我们,能得这个奖真的很开心,因为作为北京电影学院发起的“新学院派”作品之一,他和团队基本已经实现了最初的目的。至于影片的美学部分,到底有哪些有意思的事儿,得奖前的他就已经和我们一五一十地交待了。他说自己在翻阅资料时,看到的都是黑白照片或电影,所以他认定,彩色只是我们主观的想象而已。不过,虽然是民国题材,但他不喜欢用太多道具来填充画面,他把道具师准备的绿植和画儿都拿掉了,而是把更多观众应该产生投射的空间,留给人物和演员。
有趣的是,人人爱的范伟也是这次的古典美学中的一部分。只不过他不再是磕巴着演一些让人又爱又恨的小人物了。他梳着油头,穿着一尘不染的长袍,熟稔地游走在阔太太和农场农民之间,是个典型的中国小官儿代表,哪怕是后来被排挤,还是通过自己的方法回到了农场,此时,表情仿佛洗心革面但内心更加自私的演绎,让人不得不拍案叫绝。评价范伟,导演梅峰用了这句话:“我觉得他是天才。”
改编老舍,因为他笔下的中国人到今天都没变过
腾讯娱乐:什么时候开始有当导演的念头?
梅峰:过去一直在做编剧,职业背景又是电影学院的老师,接触久了对电影有了认识,就想尝试做导演,做一个自己想要的状态的作品出来。
腾讯娱乐:当时看老舍先生的原著时,就有改编的欲望吗?
梅峰:当时就觉得很意外也很惊喜。说起来,除了研究老舍的专家,恐怕这是一个会被文学爱好者忽略的作品。
腾讯娱乐:当时你怎么理解它呢?
梅峰:它用一个很漫画式的笔调来构建了充满戏剧性的空间,这个空间里面只有一个丁武媛保持了在社会关系里面的稳定性,其他人都不太一样。老舍先生其实是在做中国文化深层结构的讨论。这个是我觉得是挺有意思,值得去做的事情。
腾讯娱乐:有没有想要跟现实发生关联,因为我也是看完才发觉,原来这些人跟我遇到过的太多人非常相似。
梅峰:应该用这种心态去创作年代题材。哪怕是拍宋朝、唐朝或者是明清,都得代入今天的感受去做。因为电影这个媒介特别残酷,你不用在古代的人身上代入今天的感受,就会让人觉得很假。我也会非常感慨,老舍先生1943年写的东西还是能让人会意,作为文学大师的这种力量(太强大了)。
影片剧照
腾讯娱乐:还有一个令人感慨的是,原来不管时代怎么变,中国人就没有变过。
梅峰:因为文化是不变的,文化形成的深层结构表现在日常细节上,是永远不会变的。
腾讯娱乐:为什么增加了三太太的角色?
梅峰:增加两个女性人物,是因为要在戏剧结构上获得某种平衡。如果按照小说来,到了最后才出现一个女性形象的话,整个比例是非常不舒服的。
两个女性也让故事丰满起来了。她们所在的重庆龙兴古镇的深宅大院,和农场的自然环境,形成一个视觉上的匹配,同时带来了一种叙事关系上的匹配,构成了我想要的对于40年代的某种结构性想象。这个结构是社会结构,也是家庭结构,深层次又是中国文化结构,所以我觉得需要去把这个地方补出来。
腾讯娱乐:秦妙斋(张超饰)的角色为什么又去掉了背景?
梅峰:写剧本的时候会担心信息量不够,事无巨细都给搁上去。但是等到拍电影的时候,跟摄影师朱京津沟通比较多的就是删繁就简。给的信息量越多,观众的注意力越会越分散。如果秦妙斋介绍自己身世的时候,通过视觉解决不了,就得通过大量的台词,这个电影就成了一个特别怕观众看不懂的解释性的状态。我不太希望有这种状态。
小说还写到明霞过去恋爱失败,遇到尤大兴以后,觉得命运对她太好了,举起了一面爱情的旗帜,你这你怎么弄?你再去交代她的恋爱史,就跟这个电影没什么关系了。
腾讯娱乐:不过您确实通过她的表情和眼神表现出来,她在这段关系中处于比较仰慕的状态,关于农场还有一个问题,一直这么亏本没问题吗?
梅峰:有一句台词解释得挺好的,是三太太对老爷说的,她说在上海有比这个农场大到不知道多少倍的生意,这个农场赚不赚钱对你来说无所谓,有丁主任在还能跑跑后勤……这就是这个问题的答案。
腾讯娱乐:这句话是用上海话说的吧,当时没太听懂。(梅峰:对,这个版本英文字幕翻译得不太好。)所以这个农场赚不赚都没关系,它养了这么一群人,这群人也提供给老爷家里各种各样的东西,都是各取所需。
梅峰:对,各取所需。在中国这种事儿太常见了,包括童老板跟许老板的关系,好像是兄弟,表面上一派祥和,其实各自的内心暗流涌动。
选择范伟,因为全中国没有比他更合适的演员
腾讯娱乐:对于丁主任这个人物,当时为什么想让范伟老师来演?
梅峰:我觉得特别合适。
腾讯娱乐:没想过别人?
梅峰:对。
范伟在东京电影节
腾讯娱乐:他完成的跟您想象中一样吗?
梅峰:他达到了最高的高度。因为这种形象在中国电影里难得一见。
腾讯娱乐:有没有一场戏,让你觉得范伟老师表演完的时候,这个形象就完全立住了?
梅峰:我觉得都很好。非要挑出来一个说的话,我印象深刻的是他从长江边上的烂石碓里面,失魂落魄地出来了。范伟老师很敬业的,他拍那场戏的时候,走在淤泥上面一下子就滑到了,把工作人员都吓坏了,赶紧去扶他,幸亏没出什么问题。所以那一段表演他很扎实,原来是很自然很从容的,但是从那之后风格大变,他是用肢体的变化来创造喜剧效果。我觉得他是天才。
腾讯娱乐:好高的评价啊。您个人对这个人物的情感有没有变化?
梅峰:没有,我在剧本阶段就确定下来对他的感受了。
腾讯娱乐:我作为普通观众,一开始可能会对他有点看不起,但后来一想这个人也没有别的活法。
梅峰:对。中国人看来特别容易理解,而且特别容易看出一种悲伤的感情,感慨中国人他怎么活的这么不容易?
腾讯娱乐:秦妙斋这个角色我也蛮意外,你怎么会想到找张超这样表演经验不是很丰富的偶像来演?
梅峰:他来跟我见面的时候,穿着一身民国的服装就来了,布鞋,麻裤、到膝盖那儿的白长衫。他说他看了剧本之后觉得秦妙斋就是这个样子,所以穿成这样来见我。我一看他确实又瘦又高,特别符合老舍先生小说里写到的大龙虾,是见过的演员里面最高的,那就用他吧。
腾讯娱乐:他后来的表现给您惊喜了吗?
梅峰:很好,很意外,也很用功。
腾讯娱乐:您有没有帮他做一些功课?
梅峰:会要求演员去做功课。我给他们列书单和片单,包括资料片和纪录片,尽量培养关于这种电影的一种情绪吧。
腾讯娱乐:都列了哪些?
梅峰:书就是民国时代的那些,巴金的《家》,钱钟书的《围城》,还有张爱玲的。电影就是《乌鸦与麻雀》、《小城之春》、《万家灯火》、《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些必须得看的。
腾讯娱乐:拍摄的时候跟演员的沟通感觉如何?
梅峰:都很顺利。因为这些演员是在你觉得他就是你剧本里的这些人物的情况下请来的,帮你完成对人物的塑造的。这是属于拍摄之前就要相信你自己能做好的一件事情。如果这件事情没做好,现场就会很麻烦。
除了演农场工人的重庆当地的演员,他们过去演戏的经历最多就是当地的电视剧,也没台词。这次要在范伟老师跟前演戏,一开始紧张得不敢演,范伟老师来了,要跟他打牌,都很紧张。你得慢慢地去调他们,让他们相信自己(能做到),后来所有的人都不紧张了。导演的工作就是帮助演员去建立自信,这个是挺重要的一个感受。
电影剧照
黑白画面,来自于民国的老照片老电影
腾讯娱乐:为何选择拍成黑白的?
梅峰:这是拍摄之前的几个月才定下来的事情。我们在做美学、视觉设计的时候,会参考很多的素材,看到的三、四十年代的影像材料都是黑白的。我想今天我们用彩色去表现出来的民国,恐怕都是想象的主观,那我们为什么不用黑白去完成一个更接近于对那个时代的感受呢?
腾讯娱乐:您也说电影的残酷在于一定要让观众有个投射,但是黑白这种形式本身对现在的观众来说可能是一个障碍,当时做这个决定的时候有没有犹豫过?
梅峰:没有。
腾讯娱乐:出品方也都支持吗?
梅峰:很尊重、很支持我作为导演的选择。因为这个是学院的作品,我希望保持一个美学的纯度。对我来说,创作一个东西,先把美学的事儿想清楚了,再说故事,或者选什么人去扮演他。
腾讯娱乐:音乐、摄影和灯光都不像平常看到的民国戏一样,非常细致或者非常宏大,在现场也是相对简单的状态吗?
梅峰:对。我不希望放太多道具,不能说我堆了一堆东西就是民国了,哪怕是真的老物件。这方面我们很快就达成一致了,要简单。我们道具老师特别得认真,所有的东西都准备好了,全搁在那儿,我和美术的工作就是把太多的东西全部拿掉。
腾讯娱乐:先全部放在那儿您再捡出来?
梅峰:他们先全部放满了,屋角放了一盆绿植,墙上挂了一堆画,都挺满的……然后我说什么什么不要。对我们这部影片的美学来说,不能说放了一些像民国的东西它就成了民国。戏剧本身得有说服力,观众相信你塑造的人物,就会跟着你走进一个想象的民国。电影是唤起或者使用观众想象力的媒介。
腾讯娱乐:电影预算可能不是特别充足,有没有为了达到这个美学的目的,想出来一些特别的方法?
梅峰:就是每个部门压缩预算,没有别的选择。
腾讯娱乐:最后一个镜头,定格在尤大兴妻子的背影上,那个是想说明什么?
梅峰:看观众的感受吧。我不太会对电影做单一向度的阐释。
对我个人来说,整个电影里面,就连丁武媛都没觉得农场可以一直待下去,只有明霞说,大兴,我喜欢这儿,咱们别走了。但恰恰是这么一个朴素的愿望,依然被现实给摧毁了。这就是很让人悲伤的东西。
腾讯娱乐:她坐在那里,农民给她去送鸡蛋时的构图,是借鉴经典电影还是什么吗?看起来非常熟悉。
梅峰:这是摄影和美术的创造力的发挥。我们拍到尤大兴的段落的时候会有很多的视觉参考,比如说《都灵之马》,比如米勒的油画上画的那些夜晚。
腾讯娱乐:为什么进入尤大兴的段落之后才有这样的设计?
梅峰:因为他是个实干家,他要跟这片土地上,土地上的人去发生关系。他带来了变化,这个变化对丁主任是没有意义的,丁主任压根儿没把农场的事儿放在心上,所以他唱着小调,迎来送往,这片农场上的一切跟他没有关系。到了秦妙斋的部分,他是个闯入者,搅动一池春水,就开始手持了,开始晃动了。到了尤大兴这儿,他的目标是把工厂给整顿起来,最后愿望落空了,是个很悲伤的结局,就要渲染出来这种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