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7-04-01 10:42:29 标签:嫌疑人X的献身
苏有朋导演的第二部电影《嫌疑人X的献身》上映了。拍这个电影,有人说是聪明的选择,因为小说原作者东野圭吾拥有大量的书迷,他们无疑是电影的潜在观众,加之日本、韩国先前已经有了这部小说的电影版,观众对这个IP并不陌生;当然,也有人说,正是因为小说和此前的电影都已经获得了赞誉,苏有朋的选择简直就是挑战极限。
但不管怎么样,苏有朋显然正在用自己导演的作品证明,除了乖乖虎和五阿哥,他还有更强的表达欲和创造力。而这样的身份转换其实还只是外在的变幻,岁月留给他的积淀更多的还在内心——就像他自己所说的那样,当他已经不介意人们只把他当成乖乖虎和五阿哥的时候,他的内心已经过了被头上的光环束缚的年纪。
记者:东野圭吾的小说《嫌疑人X的献身》本身就已经非常有名了,而且此前还有日本、韩国等多个国家的电影版本,为什么还有选择这部作品来进行改编?
苏有朋:我觉得我不是一个电影商业运作中机关算尽的人。一般成熟的导演可能在拍一个题材的同时,他的团队就会同时孵化接下来的项目,但我不是。我做导演是无心插柳,完全不在我的人生计划内。
两年前拍《左耳》的时候我用了比较文艺片的节奏,但那时候大家对青春片的定义还比较狭隘,所以《左耳》受到了很多争议,这也让我上了很好的一课。每个人来电影院的目是不一样的,有些人是为了思考,有些人只是想来放松,所以作为导演,你必须在市场需求和自我表达中找到平衡,我觉得很多导演其实都在找这个平衡点在拍完《左耳》之后我对下一部电影并没有特别的打算,一开始有人向我推荐过一个超级大IP,但我觉得两个小时的电影,我剪哪一段都表达不完整,也找不到能够准确表达的价值观。我觉得电影如果找不到要表达的价值观就很危险。有一次我突然听说东野圭野的这个小说可以改编。其实很多人对东野圭吾感兴趣,我也是他的书迷,只是他的作品版权链很复杂,听说也就是因为这种复杂,之前没有人能接触到它的作品。当时有人告诉我这个故事可以拍了,我当时就很感兴趣。我觉得对导演来说,如果你自己没有真的很喜欢这个故事,拍摄过程中的辛苦可能就让你支撑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