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7-07-05 11:41:13
傅雷先生
北京卫视大型文化传承类节目《念念不忘》自播出以来,电视化传播中国优秀传统“家风、家教、教训”的宗旨引人深思,名人后代用书信与先辈“对话”的方式更是让网友赞不绝口。写信已经消失在许多人的生活里了,这个碎片化阅读、浅阅读的大环境下,越来越多的人钟爱签到式的问候。节目致力成为碎片化阅读时代的深度整合者,将这场家书与情感“碰撞”的文化声响回馈于观众内心。
凡是热爱文学的人,大多数都曾经读过傅雷翻译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喜欢美术的人,大多读过傅雷写的《世界美术名作十二讲》;研究音乐的人呢,也少不了读过傅雷先生的作品《独一无二的莫扎特》;而几乎所有的为人父母者一定都听说过或者非常喜欢《傅雷家书》。今晚21:18《念念不忘》将迎来收官,最后一期节目中,讲述人于丹和主持人郎永淳的“丹淳”组合将在北京卫视为大家解读傅雷的家书,带大家了解一个强迫症晚期的日常点滴。
傅雷,字怒安,我国著名的翻译家和文艺评论家,是中国翻译理论研究史上里程碑似的人物。节目中,于丹评价他翻译的文字,除了人名是外国的,语法上、态度上都毫无违和感,几乎让你觉得这就是中国人写的。
傅雷先生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这句话放在傅雷身上尤其合适,因为他如果不勤奋的话,能否活下去都是个问题。傅雷4岁时父亲蒙冤入狱,不久便离开人世。母亲在父亲被囚禁时,为营救丈夫四处奔走,无暇照料孩子,傅雷的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因病相继死去。极大的悲伤几乎从心理上摧毁了母亲,从此以后,她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傅雷身上。
7岁那年,母亲请来一位塾师为傅雷设席教课,并白天黑夜寸步不离的督促他学习。有一天傅雷突然想尝尝逃课的滋味,玩了一天回来倒在床上就睡着了,原来逃课比上课还累。一觉醒来隐约看见母亲正跪在父亲的灵位前,再一眨眼,他已经被母亲装进一个大包,正在被拖往池塘淹死的路上,最后在邻居的劝说下才捡回了小命。
少年时严苛的家教,使傅雷不仅在文学修养的沉淀上打下了扎实的功底,还在强迫症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他们家的暖水瓶,壶把一律向右,空了的则一定要放在排尾,灌水的时候也一定要从排尾灌起,如果壶把放的方向不同或者前面有空壶,傅雷就会发脾气;还有,他们家的日历只能保姆撕,不小心被夫人撕掉一页,他还会给粘回去。真是任性的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