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6-12-11 17:30:11 标签:萨利机长
萨利机长
2009年1月,一架纽约飞往华盛顿的飞机升空不到四分钟,遭遇鸟群袭击,两个引擎同时熄火,萨利机长处变不惊,基于经验和直觉,把飞机成功降落在哈德逊河上,机上155人毫发无损,全部生还。这是电影《萨利机长》的原型。导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找来汤姆·汉克斯演萨利机长,没有走偏锋,也没想要搞特立独行,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呈现片名这个人物,萨利。如片名一样,他不是“飞行员萨利”,也不是“机长萨利”,就是一个叫“萨利”美国家伙。
话是这么说,《萨利机长》归根到底讲的还是英雄主义那一套,好比导演老牛仔和汤姆汉克斯国民爷爷的既定人设,经典稳当,不像李安的《比利林恩》,想着要解构英雄,它目标明确,在这个“老男人”称之为“pussy generation" 的时代里,真正讲一个男人的故事,简约、精到。就这一点来说,我们大可不必去纠结真实和虚构的那条红线,《萨利机长》权可当作是这个在荧幕雄性了大半辈子的男人对当下社会的一点评注,男人是什么样,英雄又是什么样。
萨利机长
首先,萨利是一个专业人士,他有自己的工作,四十年来运送旅客百万,从没有出过任何过错。入乡随俗一点,这整个是一奋战在工作岗位、几十年如一日的新时代工作标兵,起码小时候获得过五四奖章那种好苗子。虽然飞行员看着挺高大上的,但电影里无时无刻不在铺垫,他就是一个普通的工薪阶层,金融危机后拼命想要保住现有的房子,期待着七年以后顺利退休,拿着退休金安度晚年。